为了加强支部理论学习,增进党员党性修养,积极响应学院对加强党员同志思想建设的要求,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第二党支部开展五月书籍阅读活动。支部同学通过阅读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书籍,提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本次读书活动得到了支部同学的积极响应,大家认真阅读相关学习材料,踊跃在支部群里分享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想。通过此次读书活动,支部学生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思想政治水平,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今后,党支部将进一步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并配合理论学习、书籍摘抄等活动,倡导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良好风尚。
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第69篇“为什么说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对语言泼辣、直言不讳印象深刻。我以往读党政文章,往往有生硬感,照本宣科,只讲好的不讲坏的。而读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九大以来的文章,深感痛快。本篇文章不仅从正面教育党员为何要坚持党管媒体,指出既然我们的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那么党性原则不仅要讲,而且要大张旗鼓地讲,理直气壮地讲,坚持不懈地讲,不能躲躲闪闪,扭扭捏捏。“舆论的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文章从正面阐述完后,笔锋一转,直截了当地驳斥西方新闻观,驳斥那种把媒体看作绝对独立的“社会公器”、“无冕之王”的歪风邪气,毫不遮掩地用一系列事例证明西方的媒体也不过是资本老爷的喉舌,而非所谓的绝对的新闻自由。只有知道什么是坏的,才能理解好的为什么是好的。我们的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是完全可以大大方方讲的,正因如此,舆论工作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迎接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地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熊百川
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系统地让我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我认为,《知史爱党 知史爱国》这一篇非常有教育意义。不论是各级领导干部还是各级党校学生,都应该认真学习党史、国史,要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大学生同时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更应该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内容的学习,增强“四个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一篇也十分打动我。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当年勇敢无私的志愿军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七十年过去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不能忘记老一辈革命家们为保卫新生共和国所建立的不朽功勋,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
——韩雨芯
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党一路走来,历经艰辛和磨难,无数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才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经历艰难曲折,最终才得以成熟执政,带领中国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征程。伟大的革命精神是在刀与剑、血与火中逐渐铸就的,是在一穷二白、一无所有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成长的。不仅存在于战争年代,也存在于和平年代;不仅是历史精神,更是时代精神;不仅作用于民族独立时期,更作用于民族复兴之时。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促使我们前进的动力。
毛主席曾有诗云:“当年壮志为国酬,何曾怕断头。而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红色基因需要代代传承,红色精神需要代代坚持,红色江山也靠我们代代坚守。我们需要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也需要我们。积极进取,做新时代的一份子,发光发热,向上向前。
——谭祖坤
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第79章“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时颇有启发。首先,要树立起一个整体的自然观。人与自然并非独立、对立、敌对的,也并非孤立的两部分,二者一定是一个大的整体。因此,只有从整体上进行改变,才能夯实未来发展的基础。其次,“人定不胜天”。人类仅仅是自然界的一小部分,我们是改造和利用大自然,并不是大自然的中心。自然本身的规律是不为人类改造的意识所转移的,同时,我们现在对于自然的理解也十分有限。因此,人类的发展道路一定要是一个可持续的道路,绿色的道路。最后,要从不同的观点出发,多角度地保护自然。我们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以尊重自然为基础,同时去认识自然;以保护自然为基点,同时去开发自然;以绿色责任为基调,同时去改造自然。要明确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自然的变化;在获取利益的同时,不能失去自然规则;在创新发展技术的同时,不能遗忘自然本身的特性。
——李欣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