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BNU Business School)是在中国师范类大学中成立最早的经管学院之一。其前身是北京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系,始建于1979年9月,由著名经济学家陶大镛先生担任第一届系主任。1985年3月更名为经济系,1996年6月组建为经济学院,2004年3月更名为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百余年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以“经邦济世、励商弘文”为使命,致力于创办将经管教育、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的办学模式。在四十余年的时间里,学院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中国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2016年至今,学院获得欧洲质量改进体系(EQUIS)认证和再认证,这标志着学院的教育质量和国际化办学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有比较齐全、层次合理的学科结构。现设经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系、会计系、数字经济与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系等6个系;有经济学(励耘实验班)、金融学、金融科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会计学等6个本科专业;除新设的的金融科技专业外,其余五个本科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专业还是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博士与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MBA、国际商务专业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全英文国际博士项目,1个全英文国际硕士项目,建有理论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两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0个研究院、所、中心,1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与法国合建的BNU-GATE实验经济学等实验室6个。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学院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获评A类学科,在软科2024年最新排名中,居全国第5位;经济与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公布的2023年度中国学科评级中,学院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均获评A-。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46项,30项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等奖项,2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首都教育经济研究基地和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咨询,促进科研成果为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展服务,对中国的数字经济、就业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反贫困、教育、国际贸易与金融、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治理创新、垄断行业改革与反垄断等领域的改革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学院拥有一支国际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1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 40人;30%以上获境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90%的教师具有半年以上海外交流学习经历;目前学院有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8人,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其他省部级人才称号获得者10人。学院聘任了包括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ames Heckman、Christopher A. Pissarides、Amartya Sen在内的30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兼职教授或荣誉教授。
学院以“拓宽基础、加强融合、尊重个性、追求卓越”为人才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勇于实践的高素质创新创业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学院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各类在校学生1794人,其中本科生609人、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451人(含留学生41人),MBA学生734人。学院同时还提供双学位、“世界经济与中国”全英文硕士、高管培训项目。学院是教育部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同时也是在师范院校中创办MBA教育项目的首批高校。学院重视学生的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实行“励弘计划”—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和新生导师制。学院重视学生的国际化经历,已与50余所国外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累计超过40%的学生有机会前往这些大学进行交换学习或游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以“经邦济世、励商弘文”为使命,以“多元、包容、创新、责任”为价值观,正在向着具有人文底蕴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经管学院的目标迈进。
(数据截至202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