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点
   首页» 教师观点
教师观点
赵春明:以高质量经济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06-16       浏览量:

    摘要:从经济意涵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充分利用人口规模优势,发挥巨大市场规模作用;注重生产关系现代化,在共同富裕中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注重经济可持续发展;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用高水平开放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主要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之中,即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高质量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路径则主要有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优化产业链布局,以创新驱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更可持续的中国式现代化;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高质量经济;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发展格局;数字经济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鉴于当前国际局势波诡云谲,全球经济在单边主义盛行、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风险和产业链脱钩风险加剧的交叠影响下艰难复苏,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及其经济意涵,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意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根据唯物史观,现代化是生产力的现代化、生产关系的现代化、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等多重现代化的总和。基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特色鲜明的五大特征,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上述特征具有丰富的经济意涵。

  一是充分利用人口规模优势,发挥巨大市场规模效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利用好巨大人口规模带来的人口红利、国内消费市场和城乡发展机遇。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我国总人口为14.12亿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比重占据13.5%,每10万人中有15467人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这反映出我国当前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龄化程度加剧。改革开放以来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吸引全球生产要素的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人口红利正从“数量型人口红利”转变为“质量型和配置型人口红利”。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中国国内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经连续11年超过50%,最终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经典理论,边际消费倾向具有递减规律,低收入人群具有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生活必需品消费在总支出中占据更大的比例。人口规模巨大在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能够支撑起巨大的经济体量和国内市场规模。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构建橄榄型收入格局,使中国能以巨大的国内需求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替代劳动力成本优势,而形成新的禀赋优势。同时,巨大的人口规模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专业分工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通过释放居民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巨大的人口规模能使原本小众的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在专业化分工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实现规模化生产。

  二是注重生产关系现代化,在共同富裕中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追求资本无限增殖和不断榨取剩余价值,只关注生产力的现代化,而忽略生产关系的现代化,导致一些国家贫富分化、中产阶级塌陷,引起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马克思在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贫困的积累和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立足于唯物史观,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和激烈竞争的市场压力,迫使资本家盲目地扩大生产规模,同时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社会财富越来越聚集在少数人手中,从而使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的无限扩大和有效需求的相对缩小造成产能相对过剩,最终引起商品价格低于正常水平,引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理论成果,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马克思从生产的角度定义共同富裕,“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认为彻底消除贫困必须“消灭雇佣劳动制度”,在劳动获得解放并完全自由后建立起“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但现实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仍将是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特征与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富裕作出了新的阐释:“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这意味着,共同富裕不是采取简单再分配方式,而是在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基础上,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发展的过程中达到共同富裕。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注重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是用最少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发展,是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现实和国际环境决定的。一方面,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及中国的现实约束,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截至2022年,中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3.3%,林地面积占29.6%,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50%,以仅占全球4%的湿地满足世界20%人口的湿地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加强生态保护前提下,推动形成生态财富,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另一方面,从国际环境看,当今全球环保运动兴起,国际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许多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以保护本国企业。尤其是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制定严格的产品绿色技术标准,旨在通过国内企业对进口品的替代,增加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增加劳动力需求,促进本国就业水平提高,同时限制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有利于我国打造绿色产业体系,促进绿色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不仅有利于破解当前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也有利于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用高水平开放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世界正处于国际格局和国际力量对比的激烈变革期,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现,部分地区局势动荡,全球贸易环境受到剧烈影响。历史和实践清楚表明,和平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世界各国和平发展,才能为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提供稳定的外部条件。马克思指出,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再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要求不断扩大的商品销售市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一方面,不同国家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以及生产要素有不同的分布状况,根据比较优势和禀赋结构的不同生产不同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调节国内市场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既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又能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同时,通过贸易和投资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有助于提高国内的生产力水平,优化本国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货物的进出口能为政府提供大量的税收收入,保障政府在促进优质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二次分配力度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有充足的资金。因此,中国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既通过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为稳定全球价值链、全球产业链体系作出独特的重要贡献。

  二、高质量经济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作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全球最大的中间品与资本品进口国,一旦国内特定产业链受到外部环境冲击停摆或破坏,会严重影响中国产业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同时,中国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近年来持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较大的不利影响,导致一些对成本较为敏感、对劳动力素质和供应体系依赖程度低的产业向外部转移。随着现阶段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依靠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创新激发发展动能,最终实现经济质量的提升。

  (一)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首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效率与公平统一。要保证国有经济在经济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统一,通过市场分配要素收入维持经济效率,通过政府调节收入差距确保公平。

  其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双循环”背景下,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有利于扩大中国社会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提升国内需求、促进共同富裕,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如通过推动东北振兴鼓励东部地区加快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推进兴边富民;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共同富裕创造根本物质基础。

  第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等措施,稳步推进扩大开放。同时,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能够促进国内外商品的流通,扩大消费者可选择的商品种类,提高全体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最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增长动能转换。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版图的关键变量,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新形势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立足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以创新驱动促进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加快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二)高质量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首先,构建新发展格局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取决于消费需求、政府购买、投资以及国外需求。中国作为开放经济大国,国内的生产总值不仅受到国外需求的影响,同时中国的政策和经济情况也会影响世界经济。当然,随着外部环境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坚持以内需为主,能够有效提高经济的自主可控性,维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其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人口规模巨大优势。《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此,我们要让资源、要素流通更通畅,给市场主体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具体来说,一方面,超大的市场规模能够为企业提供产生规模效应的用户基础;另一方面,伴随数字技术、信息网络的发展,长尾理论的前提条件被极大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的需求将得到满足。同时,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协同性高度发达。全国统一大市场根据各地区的禀赋差异,发挥比较优势,推动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使整个经济社会的效益最大化,有效促进国内大循环的畅通。

  (三)高质量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中国建设涉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市场完善、公共服务数字化以及数字化治理,能够促进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水平对外开放、全民共享发展成果。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数字中国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设数字中国促进创新驱动。数字中国建设为数字技术创新提供环境,有效降低市场中的信息成本,促进知识外溢,有效缓解市场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优化供需适配性,优化组织结构和管理效率,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提高各类经济主体的运行效率。

  第二,建设数字中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数字基础设施的普及打破了区域间的行政垄断,有利于各类要素的自由流通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新的数字基础设施保障了数据要素在地区之间的流动与连接,有利于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实现区域发展机会均等化,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

  第三,建设数字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数字技术创新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绿色升级,也带动了新型绿色产业的兴起。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基础设施,实现智能交通、打造智慧城市,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保障了工业绿色生产,有助于降低能耗和减排减污。

  第四,建设数字中国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数字中国建设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发展,间接推动社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推动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导致全球价值链重构,推动现有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的攀升,有效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激发市场创新,提高出口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加出口增长中扩展边际的比重。

  最后,建设数字中国促进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数字中国建设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改善了社会收入分配。众多新职业、新岗位的出现,为低收入人群的多元化就业提供了可能,进而缩小了不同人力资本间的劳动收入差距。同时,数字经济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为微观主体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空间,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并有利于促进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公平和效率。

  三、高质量经济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既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一)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对此,需要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的同时,全面布局5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加快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的布局,着力缩小区域间的数字鸿沟;深入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建设目标,充分利用东部地区数字资源带动西部地区协同发展。

  第二,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和支持制造业运用AI、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科技,推动企业生产流程的数字化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供给质量。同时,利用数字技术对当前产业链进行全面升级,在动态演化过程中培育新产业、用竞争推动技术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的攀升。

  第三,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加快推进数据确权、分级分类管理,提高数据溯源能力,确保数据储存与交易的安全;同时,制定数据要素流通过程中新技术的使用规范,积极参与全球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制定,提高国内与国际要素市场的连接,充分发挥数据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最后,健全数字化治理体系。打破传统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构建政府—市场共治的治理格局,在平台建设、民生保障方面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在数据资源配置环节发挥市场价格机制作用,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二)优化产业链布局,以创新驱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在中美产业竞争加剧背景下,美国积极鼓吹并支持制造业回流,因此要防止产业跨境转移对中国产业链完备性造成实质性损害;着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同时,要采取更为积极的产业区域协同政策和产业升级支持措施,以创新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对此,一方面,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进行科技攻关,以“有组织科研”为抓手,实施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基础研究,促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完善各领域人才布局,建设世界领先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同时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投入,促进基础教育公平良性发展。

  (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首先,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公平的现代化收入分配体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同时促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其次,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契机,加强先进制造业、数字技能等重点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大力促进科技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进而使劳动者获得更高水平的稳定收入。同时,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完善创业制度保障,完善法规保障劳动者权益,进而推进共同富裕。

  最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率,促进医疗保险体系有效衔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服务平台,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实现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更可持续的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切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于建设绿色可持续的中国式现代化。具体而言:

  一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建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完善绿色发展相关市场体系,加快绿色技术研发,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二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开展污染源头防控,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三是稳步推进“双碳”目标实现。有效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推动各行业清洁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健全碳排放市场交易制度,推进能源消耗系统性变革。

  (五)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为此,在完善国内市场体系、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建设高质量国内统一市场的同时,必须着力构建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体制,以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与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竞争的新优势;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和加入RCEP、DEPA及CPTPP等贸易协定为契机,构建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力推动贸易强国建设进程;与此同时,增强国家安全意识,采取多种有力举措,在关键技术、核心产业、粮食供应等方面牢牢掌握主动权和主导权,以新安全观保障新发展观,从而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为安全的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使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之路行稳致远。


(原载于2023年6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赵春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jjx/jjx_jjxp/202306/t20230614_56451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