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点
   首页» 教师观点
教师观点
江婕:大力推进经管类课程思政建设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发布时间:2024-05-31       浏览量: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这一重要论述为建设金融强国注入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力量。

    一、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时代意义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文化强国与金融强国建设的交汇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2023年10月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10月7-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会上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到达了新高度;二是10月30-31日召开的第六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会上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文化建设被赋予助推金融强国建设的使命责任。文化强国与金融强国建设相互支撑、双向赋能,交汇在一起产生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推动金融强国建设的现实要求。金融强国的建设不仅需要“硬实力”提供物质支撑,也需要“软实力”提供精神支撑。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功能完整多样的金融机构体系,建立起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金融对外开放不断加深,构建起了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已基本具备以现代金融体系为代表的硬实力。但在文化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软实力”方面,一直缺少科学系统的思想武器。习近平的重要论述,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单独依靠“硬实力”或“软实力”,难以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使命和建设金融强国的时代重任。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既是基于金融大国建设发展的历史成就,更是着眼于建设金融强国的现实要求。

    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具体内涵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第二个结合”在金融领域的生动实践和最新要求,既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反映了对现代金融发展规律的遵循。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体现了信用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诚实守信,“诚者, 天之道也”“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现代金融业是连接资金供需双方的中介,以信用为基础。能否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金融体系运行成本,关键在于降低双方建立信任的成本。培育“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的文化,有助于直接降低双方建立信任的成本,间接降低金融监管成本,提高金融运行效率。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体现了义利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经济利益要以符合道义为前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明确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从西方国家金融发展历史实践看,如果完全放任资本逐利,必然出现泡沫和危机。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平衡好现代金融具有的功能性和盈利性双重特性,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履行好社会责任。

   “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体现了风险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待风险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一直提倡“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强调“行稳致远”“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现代金融业通过识别风险、度量风险、管理风险、处置风险来获取收益,本质就是经营风险。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在深化金融改革和具体金融工作中,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稳中求进。

   “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体现了创新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待创新提倡“笃守正道,以新制胜”,体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现代金融业通过引入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构建新组织,在战略决策、制度安排、机构设置、人员准备、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等各方面积极开展创新。但创新必须不忘守正,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在市场化法制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

   “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体现了规则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法律体系对国家秩序以及法治观念对行为规范的重要性,提倡“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2023年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与此同时,要建立起与金融法制建设相适应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形成自律守纪行为规范的内生动力。

    三、 经管类课程思政建设: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实践路径

    文化的培育有其内在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多管齐下、长期努力、久久为功,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亦是如此。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大力推进经管类课程思政建设,是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实践路径之一。

    课程思政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经管类课程思政在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相比于思政理论课或其他学科课程思政,经管类课程思政更具契合性、可迁移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固然在各种思政课中都可以引导,但是经管类课程思政具有其与金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高契合度,直接作用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培育。比如《审计学》课程思政结合对财务造假、财务舞弊等经典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对“诚实守信”“依法合规”的理念认同;《管理学》课程思政结合企业经营目标中的社会责任属性和具体案例,促进学生对“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的价值认同;《会计学》课程思政结合会计信息质量八大原则及其实际应用,增强学生对“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的直观理解;《金融工程学》课程思政结合成功与失败的金融创新产品开发设计,引导学生对“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的思想共鸣等。在经管类课程思政中培育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因其与将来金融工作实际场景中面临的抉择和问题极为相似,更具可迁移性。

    相比于金融业界和监管部门开展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培育活动,经管类课程思政起步更早、成本更低。一段时间以来,金融业出现的乱象、风险及相关违法犯罪案件,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机构做假、 股东越界、高管妄为、员工丧失操守、公众风险意识淡薄等因素,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财富损失。 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完善,需要法制也需要德治。高校金融专业学生是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人才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学生在高校生活,少则三年到四年,多则九到十年,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经管类课程思政建设在“拔节孕穗期”为学生灌溉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之浆,起步早,成本低、效果好。

    推进经管类课程思政建设、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应重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进一步增加经管类课程思政建设供给数量。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为例,虽然连续两年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数位列全校院(系)之首,但也只覆盖27门课程,和全院200门左右的本研专业课程相比仍是少数,需激发广大专业课教师进一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二是进一步提高经管类课程思政建设质量。仍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为例,目前有1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广东省教育厅本科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9门北京师范大学课程思政建设优秀课程,高质量的经管类课程思政供给仍比较稀缺,要进一步培育,推动质量升级。三是进一步打造经管类课程思政综合体系。课程思政的目标要契合课程内容的特点。一门课程的独特性决定了它在价值观塑造方面是相对聚焦的,不是面面俱到的,但唯有聚焦才更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深刻性。要培育全方位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需要多门经管类课程协同发力,互相交织,形成体系。


(原载于《北京师范大学校报》2024年4月15日理论综合版块,作者江婕,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