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加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生党支部协办的“北京师范大学/央企乡村投资基金·乡村振兴大讲堂”第五讲于2025年5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乡村振兴大讲堂宗旨在于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进行乡村振兴领域理论热点阐释、形势政策解读和学术宣传推介,构建中央企业和高校科研平台合作服务国家战略的特色宣传载体。
、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副院长万君主持了本次大讲堂。主讲专家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戴小枫。戴小枫研究员历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局副局长、食品加工所和饲料所所长,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兼任国务院食物营养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科技委委员、国家卫健委食安委委员、中央军委科技委委员等。国务院国资委相关领导、国投创益等30余家中央企业相关代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等院系200余名师生党员参加了本次讲座。
戴小枫研究员作了题为《乡村振兴农业强国与未来农业农医食药融合发展的机遇挑战和创新引领》的学术讲座,在讲座中深度解析乡村振兴与未来农业融合发展新路径。作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原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戴小枫研究员结合三十余年科研实践,系统阐述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战略方向。他提出人类农业历经四次革命演进,从原始农业的采摘渔猎、传统农业的农耕文明、现代农业的工业化生产,正加速迈向以营养健康为本质特征的未来农业阶段。他强调实施乡村振兴需要聚焦产业融合、文化赋能和科技下乡三大路径,发展中央厨房、智能餐厅等新业态,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戴小枫呼吁学术界加强营养靶向设计、肠道微生态调控等交叉领域研究,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此次讲座是“北京师范大学/央企乡村投资基金·乡村振兴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五讲。面向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将继续积极利用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平台和多学科优势,强化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的相关研究,努力推出更多具有理论性思想性政策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供稿:鲁煜晨
责编:王骏
审核: 孙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