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主办,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天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算法时代的人机融合管理”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海淀校区成功举行。本届研讨会以“算法时代的AI赋能与价值共创”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界的161个单位超过500名专家学者、青年学子与行业实践者齐聚一堂,共商人机协同的未来路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许志星副教授主持开幕式。

△大会现场
会议伊始,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江婕致开幕辞。她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人机融合已成为组织管理与人才发展的核心议题,期待本届会议能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融合,为构建智能时代的管理新范式贡献智慧。

△副院长江婕-领导致辞
主论坛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鞠冬副教授主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胡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焦豪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陈志俊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魏昕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徐敏亚副教授先后做了主旨发言。胡佳教授从“智能时代的双重关怀”出发,深刻阐释了算法效率与人性温暖并重的领导力新模式;焦豪教授系统论述了AI智能体如何驱动企业管理变革与战略重构,提出了智能经济时代的竞争优势新逻辑;陈志俊教授通过详实数据揭示了AI以“任务”为单元对职业结构带来的冲击,为个人技能发展与组织赋能指明了方向;魏昕教授基于对平台经济的长期田野调查,生动展示了算法管理与人类管理者从“替代”到“协同”的演进历程,强调了人性化补充在管理实践中的关键作用;徐敏亚副教授聚焦AI对员工心理与行为的“双刃剑”效应,揭示了其影响工作重塑、职业行为与团队归属感的复杂机制。

下午的管理实践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李燃副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李静副教授首先发表致辞,随后脉脉首席人力官及创新业务副总裁周巍巍、前华为/Google人力资源经理刘婷、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副校长杜辉、大型教育集团人力资源总经理齐典等嘉宾,围绕“AI重塑组织与人才的‘范式革命’”、“人机协同的人才策略”及“AI时代的青少年发展”等前沿议题分享了业界洞察。随后的圆桌对话环节,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李全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杨朦晰副教授等学者与企业嘉宾展开了深度对话,将现场思辨氛围推向高潮。论坛闭幕式上,《华东经济管理》编辑部主任陶继华介绍了“算法管理”专栏建设情况,会议随后举行了优秀论文颁奖典礼。会议发起人许志星副教授做最后的闭幕致辞并播放了谢幕视频。

同期举办的博士生论坛分为四个平行会场,研讨气氛热烈。第一分会场由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高昂副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王亚婷讲师与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季晓得讲师担任点评人;第二分会场由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潘静洲教授主持,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特别副研究员王瀛、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赵彤讲师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郭理副教授参与点评;第三分会场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骆南峰副教授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刘青林助理教授、天津大学组织与战略管理系张茜洋讲师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鞠冬副教授担任点评嘉宾;第四分会场由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张宏宇副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史健讲师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蔡子君讲师参与点评。


经过严格筛选和精心准备,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们围绕算法管理、人机协同、员工行为、组织创新等前沿议题报告了研究成果,点评嘉宾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与会师生在观点的交融与碰撞中激发出诸多新的研究灵感。
本届研讨会是北京师范大学连续第三年举办“算法时代的人机融合管理”主题会议,已成为国内该领域兼具学术高度与实践温度的重要交流平台。会议通过主论坛、管理实践论坛与博士生论坛的多元设计,实现了学界与业界的深度对话、理论探索与管理实践的有效融合,为推动人机融合管理的深入研究与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会议得到工人日报、华东经济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等单位的学术支持,并获汇丰银行赞助。
供稿:人力资源管理系
责编:许志星
审核:胡聪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