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我院京师经管·名家讲坛第146期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5-04-14       浏览量:


2025年4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京师经管·名家讲坛”(第146期)在后主楼1722会议室举行。这次讲座由日本神户大学经济与商务研究所赵来勋教授主讲。讲座由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魏浩教授主持,郑飞虎副教授、方芳副教授等教授以及学院研究生等数十位师生参加了本次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魏浩教授对赵来勋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赵来勋教授的学术背景及研究方向。赵来勋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华人经济学家,现任日本神户大学经济与商务研究所教授,曾任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已经在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等国际一流或知名经济学期刊发表论文数篇。2011年,赵来勋教授获得日本文部科学大臣表彰,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获此荣誉的非日本人。赵来勋教授目前担任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Economic Development 联合主编,以及 Japanese Accounting Review的主编,并担任多个国际一流期刊的匿名审稿人。

本次讲座赵来勋教授进行了题为“A new role of Confucian culture: promoting corporate resilience from crisis?”的主旨演讲。这项研究探讨了在COVID-19危机期间,传统儒家文化如何影响中国企业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研究发现,儒家文化氛围越浓厚的地区,企业在疫情期间的股价跌幅越小、反弹越快,体现出更强的抗冲击能力。该结论在构造工具变量、考虑其他传统文化因素、以近代进士数量、书院数量、家谱存量等替代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此外,研究还引入了审计强度和机构持股比例作为外部监管的调节变量,发现外部监管越强,传统文化的边际作用越弱,进一步印证了“非正式制度在正式制度失灵时起关键补充作用”的理论主张。最后,赵教授指出,不能一概否定传统文化的经济效应,要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推动其在企业内部治理中的有益应用,有助于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提高组织韧性,成为正式制度之外的重要补充力量。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儒家文化的衡量方式、传统文化对企业韧性的具体影响路径、创始人文化与组织行为的关联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赵教授耐心回应了大家的提问,指出儒家文化对企业危机应对能力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正式制度失效时所激发的自我约束与集体协作意识。他同时强调,传统文化的研究需注重指标选择的科学性与实证可行性,未来可进一步结合企业创始人所在地区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针对有师生提出的跨国比较研究构想,赵教授表示十分认可,并鼓励大家立足中国实际,挖掘本土文化在经济社会中的独特价值。

最后,魏浩教授对赵来勋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认为本次讲座以严谨的实证分析和丰富的理论视角,深入探讨了儒家文化在突发危机中增强企业韧性的作用机理,拓展了对非正式制度经济效应的理解,回应了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治理关系的前沿争议。讲座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研究传统文化与企业行为互动的新路径,也启发了大家对制度多样性与组织韧性的深入思考。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名家讲坛”讲座圆满结束。


供稿:孙全刚

责编:孙全刚、孙越

审核:魏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