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二级党校第十八期培训暨第147期“京师经管名家讲坛”在电子楼阶梯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是“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及其缓解”,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第十八期二级党校学员和学院师生共计14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是赖德胜教授。赖老师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曾长期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工作,担任过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力市场、就业、教育经济学等。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库成员、中国劳动经济学会副会长。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讲座由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教授主持。戚老师强调,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我国就业工作的核心目标,着力破解青年就业难题,特别是为高校毕业生群体拓宽职业通道、搭建发展平台,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的全局性战略任务。
赖德胜教授首先强调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指出就业不仅是民生的基础,更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他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强调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性,并指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是重中之重。
随后,赖教授分析了高等教育扩展过程中的若干结构性变化。他指出,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展,理工农医专业毕业生占比大幅下降,性别差距逆转,地方院校和民办院校成为扩招主。此外,高校毕业生的人力资本结构偏通用型,而劳动力市场更多需要专用型人力资本。赖教授还提到,高校毕业生期望就业保护强的工作岗位,但就业保护较弱的灵活就业占比却越来越高。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赖教授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多项建议。他强调,应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增强高等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稳定性更好促进高校毕业女生就业,并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赖教授还鼓励毕业生动态优化就业预期,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此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也引导大家深刻认识到就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剖析当前就业形势与政策建议,同学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增强了应对未来就业挑战的信心。赖教授对于时事政策的深入分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与个人发展的关系,鼓励大家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大局中。
供稿:党委办公室
责编:王卓涵、徐凯歌
审核:戚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