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我院博士生邱康权、曹增栋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博士毕业生“学术新星”称号
发布时间:2024-12-04       浏览量:


        近日,第二十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博士毕业生“学术新星”(Job Market Star)评选结果正式公布。博士毕业生“学术新星(Job Market Star)”活动由中国经济学年会组织评选,自2001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二十三届。本届评选通知发布后,经评选委员会综合考察,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共10名博士研究生最终获评。我院2位博士生邱康权、曹增栋同时入围,其中,邱康权是我院2020级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曹增栋是我院2022级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图一:颁奖仪式合影,曹增栋(获奖学生左一),邱康权(获奖学生左五)


:邱康权


        邱康权同学为我院2020级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为邢春冰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幸福经济学,当前研究聚焦于营商环境优化的经济效应、灵活就业与灵活用工相关议题。目前,该同学的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经济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世界经济文汇》、《上海经济研究》等期刊,并担任《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财经论丛》等期刊的审稿人,同时参与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邱康权同学受邀在年会上汇报论文“非正规就业与工资差距——来自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调查的证据”。该文基于中国近二十多年来工资差距持续扩大以及非正规就业(主要以企业灵活用工形式存在)规模不断攀升的背景,利用2020和2021年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非正规就业对工资水平和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个人特征和企业固定效应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水平显著低于正规就业6.4%。异质性分析表明,非正规就业在降低中低收入人群工资的同时,增加了高收入人群的工资。机制分析进一步指出,较低的基本工资以及追求工作灵活性,导致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更低;而较高的技能回报则使一部分非正规就业人员获得了超过正规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反事实分析表明,非正规就业拉大了城镇地区的工资差距:如果没有非正规就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员工小时工资对数方差将下降4%;而如果所有员工都属于非正规就业,小时工资对数方差将上升近32%,工资差距的上升将主要体现为中高收入组间的差距拉大。此外,非正规就业普遍拉大了不同群体的工资差距,若企业以提供缺乏劳动合同保障、工作稳定性差的非正规就业岗位为主,将导致更大的工资不平等现象。该研究揭示,随着非正规就业规模的扩大,中国将面临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下降和工资差距扩大的挑战,这对当前中国通过“提低”、“扩中”方式来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目标构成了严峻考验。


图三:曹增栋


        曹增栋同学为我院2022级西方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涂勤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目前,该同学在《社会学研究》、《中国农村观察》、《China & World Economy》等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论文;曾获评香樟经济圈第五届“香樟青苗奖”。曹增栋同学受邀在此次年会汇报论文“E-commerce, Pandemic Shock and the Survival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该文探讨了电子商务在新冠疫情危机中的作用,揭示了其对中小微企业生存的影响及机制。理论上,基于扩展的Hotelling模型构建了一个关于电子商务对企业生存率影响的理论框架,推演出电子商务与企业成本加成率和生存能力存在正向关系。实证上,基于中国企业创新创业调查(ESIEC)数据,采用双重差分策略验证了电子商务帮助中小微企业“绝地求生”的作用。该研究丰富了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证据,补充了企业数字化抵御风险、提高韧性方面的文献。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学院人才培养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持续推进高层次研究人才的科研训练体系建设。近年来,学院为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独立研究和分析能力,举办了“研究生学术论坛”、学术讲座交流等各类活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国际化的人才。

供稿:学科科研办公室

责编:孙越

审核:魏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