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校报刊文赞誉我院教学计划修订工作
发布时间:2009-07-14       浏览量:
——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本科教学计划修订工作侧记
 
        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我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启动了新一轮本科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根据学校部署,分阶段、分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了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受到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充分肯定。
        去年下半年,正值经管学院行政换届之际,但并没有因此而影响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新的领导班子上任之后,高度重视教学计划修订工作,成立了赖德胜院长为组长的教学计划修订工作领导小组,赵春明副院长为组长、院长助理赵秋雁为副组长的教学计划修订工作组,发布了《经管学院2009年教学计划修订工作实施细则》,先后10余次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学生座谈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系主任会议等不同层面的研讨会,让全体师生广泛参与,深入领会学校新一轮本科教学计划修订工作的基本精神,并对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形成共识。
        为了使新的教学计划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经管学院按照学校部署,对国内外主要大学的相关专业进行了深入调研,最终撰写出了一份总字数达25万字的调研报告。报告有综述,也有分析;有总体概括,也有个案研究;有经验总结,也有教训分析。这份调研报告得到了教务处的高度评价,被选定为此次教学计划调研活动的范本。
        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同时参考学生的反馈意见,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和学院的自身实际,经管学院的教学计划修订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精炼和调整了相关学科基础课和本学科基础课,以强化学生的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其中经济学科相关学科基础课从6门调整到4门,管理学科相关学科基础课从7门调整到5门。
       二是实行弹性学习,增设了多门小学分的专题课程,例如中国经济转型专题、劳动与收入专题、金融专题讲座、会计专题、企业理论专题等,从而增大了教学活动的灵活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是贯彻 “拓宽口径、因材施教”的原则,减少了专业必修课的学时和学分(一般为每门课2学分,而且一般不超过6门),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和学分(一般为24-27学分),并且允许学生从所有其他专业中选课。
       四是根据专业特点突出专业特色。其中经济学专业立足于获批的教育部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实验区项目,进行实验班建设,实行厚基础、高素质、学术研究取向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教育,培养具有社会理想、国际视野和本土经验,系统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经济学专业人才。为此,新修订教学计划中突出了数学思维训练和科研学术创新专题特色,在培养过程中则建立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机制,实行导师制,并试行本博连读制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则结合获批的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新修订教学计划中突出了国际化特色,试行7+1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的8个学期内, 有1个学期(三年级上学期)在国外学习或实习。其他专业也突出了自身特点。如金融学专业以已获取的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为基础,在新修订教学计划中着重突出了双语课程的建设;工商管理专业注重夯实基础,并结合差异化培养目标的设定,在专业选修课中设计了二大模块即“工商管理模块”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会计学专业结合会计学和CPA(注册会计师)市场需求实践,强化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电子商务专业则充分利用和开发外部资源,引入外聘相关领域专家讲座,突出了项目小组建设课程。
        经管学院是我校本科专业和本科学生最多的学院之一,因此其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也就更加繁杂和艰难,但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经管学院的本科教学计划修订工作已顺利完成,目前正进入教学大纲的编制阶段。新修订的教学计划受到了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充分肯定和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在校外专家评审会上,北京大学萧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关雪凌教授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宿景祥教授一致认为,经管学院制订的教学计划既吸收了国内外有关院校的先进经验,又突出了自身特色和专业特点,因而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创新性和时代性。  (徐 明)
 
                                   资料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校报》2009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