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我院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二轮征求意见稿)》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0-03-09
浏览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二轮征求意见稿)
——来自经济学者的意见”座谈会实录
2010年3月5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二轮征求意见稿)》——来自经济学者的意见”座谈会成功举办。参加座谈会的有我院院长赖德胜教授、党委书记沈越教授、副院长赵春明教授、副院长尹恒副教授、袁连生教授、李宝元教授、孙志军副教授、杨娟博士等。参加座谈会的还有校宣传部方增泉部长以及中国教育报、经济日报、现代教育报、校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座谈会由赖德胜教授主持。

与会专家学者首先从总体上对《规划纲要》的内容、广泛征求意见的过程、以及制定的时机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随后就一些具体内容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意见。
沈越 教授首先发言,他认为,《规划纲要》起草工作进行了近两年的时间,期间进行过多次讨论和修改,2月28日正式向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的重视。随后他重点针对有关职业教育的内容,结合自身留学德国期间对德国职业教育的观察,提议在职业教育上我国应建立学校、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 赵春明 教授从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角度强调了人力资源和教育的重要性。随后,他就中小学生减负、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师德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尹恒副教授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得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依偏低,并认为应该对财政性教育经费这一指标作出更加明确的界定。针对招生体制, 袁连生 教授认为应该收回公立中小学的招生自主权,在经费投入体制方面,他提出应该提升教育经费的责任主体,以及强调了学校财务公开对于提升学校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性。 李宝元 教授认为《规划纲要》还应对改革的内容更为突出一些,通过改革促发展,同时,在纲领性和方向性上还应进一步提炼。李由副教授在教育发展的目标和理念、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义务教育年限、城乡地区教育发展公平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他也建议《规划纲要》应该突出教育改革的内容。针对于体制改革部分内容,孙志军副教授认为应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教育问责制度作为独立一章节内容;在经费投入部分,他建议应当明确把2012年后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问题也要写进去。针对《纲要》中“普及学前教育”、“加快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杨娟博士认为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提高政府财政投入在这两级教育投入中所占的比重。
校宣传部方增泉部长在听取了我院教师的发言之后,认为对于《规划纲要》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解读和提供修改意见非常重要,《规划纲要》中涉及的许多内容,例如体制改革、绩效工资、教育投入等问题,都需要经济学领域的专家进行论证。在这方面,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跳出教育看教育”,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最后,赖德胜院长对本次座谈会作出了总结。赖院长指出,教育发展只有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够取得成功。因此,我们经管院的专家学者的建议很重要。另外,《纲要》虽然颁布了,但还有很多细节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要抓住这次《纲要》颁布实施的契机,加强我院的学科建设,一方面为国家教育发展做贡献,同时也为我院的进一步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