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2010)”在北师大发布
发布时间:2010-12-14
浏览量:
2010年12月12日,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2010)”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推出,这是继今年6月推出“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2009)”之后的又一力作,是“京师公司治理分类指数”的第二类指数。该类指数在国内是首次全方位发布。
与会的嘉宾有来自国务院国资委、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的政府官员,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著名专家学者,也有来自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银行等著名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新社等在内的70多家新闻媒体共同见证了“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2010)”的推出。凤凰网、和讯网、千龙网和21世纪网进行了全程直播。

这份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报告2010》(下文简称《报告》)系统地构建了一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体系,并利用公开数据计算出1582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指数。《报告》全面地描述了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以及制度缺陷,并为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参考意见。
而《报告》的意义正如发布人、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高明华教授所认为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着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
北师大党委副书记田辉教授也对高明华教授的研究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未来推出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指数”、“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指数”等报告,能形成北师大品牌的“京师公司治理分类指数系列”。

准确评价信息披露已成当务之急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20年,信息披露制度逐渐完善,上市公司行为日益规范,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供求矛盾问题仍然很严重。
频频曝出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丑闻,正是这种供求矛盾被激化的表现。一方面,投资者迫切要求更大的信息量和多样化的信息结构。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则利用投资者对信息的依赖,有选择、有目的地披露信息,以达到吸引投资的最终目的。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上市公司的首要途径,更是他们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高明华教授如是说。
“信息披露是整个资本市场、资本经济的灵魂,也是在监管和公司治理中的重要问题。”对于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中国政法大学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教授发言道。
此外,他认为中国下一个阶段的腾飞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金融,而这个金融的核心,应该是强大资本市场中的企业。而资本市场作为创新经济的典型领域,它的一切表现形式都是通过信息来完成的,投资者是根据各种信息来进行投资的。所以,信息的披露也就成为资本经济的灵魂和对这个经济进行监管以及公司治理的环节。
可见,准确评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制定一套系统、科学、客观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体系有利于促使上市公司增加信息披露数量、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帮助政府部门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管;有利于保护信息使用者,特别是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就是这样一项系统评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研究成果。

多方肯定
刚从英国考察高校管理体制回来的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教授表示,近几年北师大十分重视研究的产出,更重视其质量和影响。特别是经管三院联合推出的指数系列,希望发挥北师大经管学科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作用。
在“十二五”期间,高明华教授领导的团队还将继续完成五类不同的指数,包括高管薪酬指数、信息披露指数、财务治理指数、机构投资者治理指数和董事会治理指数等研究报告。
作为发布会的合作方经济科学出版社,郭兆旭社长表示也将配合经管学院陆续出版这些指数报告。“我们已经申报了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的出版计划,这个系列报告已经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批准,这套指数系列是中国上市公司的健康体检表。” 郭兆旭社长如是说。
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面对资本市场的各种暗箱操作,新闻媒体无疑被视为资本市场上一缕公正的阳光。会上,作为中国财经媒体的代表,《证券日报社》社长谢镇江、《21世纪商业评论》执行总经理郑清都表示,他们需要去追求更加真实、客观的信息,这就需要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研究机构来对上市公司提供的信息做出客观的评价。而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数’就像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面折射出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状况,同时也为上市公司检查提高自身信息披露,减少违规披露提供了一些范本,这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完善和市场秩序的建立。”
《21世纪商业评论》执行总经理郑清谈到。
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先生认为,建立这样一个信息披露指数不单有理论价值,更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对整个国有企业的监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完善资本市场将起积极作用
目前,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信息披露行为也有失规范,上市公司整体的信息披露水平仍有待提高。
为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报告》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严格统一的信息披露制度,拓宽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范围;加大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执法强度和惩罚力度;健全投资者民事诉讼制度和赔偿制度;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和媒体的监督作用。
高明华教授认为,“只有做好这几点,才能根本解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完整、信息披露失真以及延迟披露等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披露的信号传递功能。”
业内人士认为,该指数对于推动中国公司治理分类指数的深入研究,对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有效保护投资者权益、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参考和完善资本市场等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