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第六届“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论坛”暨《2016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发布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6-11-29       浏览量:
        2016年11月24日,第六届“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论坛”暨《2016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第五会议室举行,论坛的主题是 “性别平等化进程中的女性就业”。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出席发布会并致辞。报告发布会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赖德胜主持,主题研讨会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长安主持。
        陈丽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关于女性成长、女性就业,包括女性跟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问题,既是社会文明、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观测点和表征,也是女性自我成长的一个重要观测点。她认为,2016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发布得很及时,有很多新的发现,对进一步促进女性平等就业,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报告体现了课题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符合师大最近几年学科发展的重点,也是学校支持的学科交叉平台“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近期工作的亮点之一。

图1 陈丽副校长致辞

        报告负责人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孟大虎就《2016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主报告的内容做了汇报。报告认为,在促进性别平等的进程中,中国女性就业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问题。概括来说,当前女性就业表现出如下特点:第一,促进女性平等就业的法律“金字塔”已搭建完成。第二,女性劳动参与率不断下降但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第三,女性工资水平普遍低于男性但差距呈缩小趋势。第四,“就业两极化”与“非正规化”现象突出。第五,女性晋升存在“玻璃天花板”障碍。第六,女大学毕业生就业依旧困难重重。第七,“全面二孩”政策或对女性就业产生负面影响。第八,新业态拓展了女性就业的就业渠道。同时,中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会给高等教育水平的女性更多的市场机会,吸引她们全面参与劳动力市场。基于此,本报告提出促进就业性别平等的六点政策建议:完善法律体系,尽快出台《反就业歧视法》;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女性提供更多平等参与机会;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女性创业就业;加强企业社会责任,营造男女平等就业的环境;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助推更多女性走向职场;加快用工观念转变,充分认识女性就业的优势。
        在主题研讨环节,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副部长封蕾,国家发改委就业与收入分配司就业处处长孙中震,国家人社部就业促进司统筹就业处处长杨颖琳,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经济学会会长张车伟,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国际劳工组织首任性别平等局局长张幼云,国际劳工组织劳动力市场高级专家、原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巡视员王亚栋,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妇女研究论丛》执行主编杜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大树,阿里研究院就业研究总负责人郝建彬等专家学者对《2016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中国下一阶段的女性发展与就业的相关理论、实践和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出席发布会和论坛的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刘长旭、北京交通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叶龙、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分党委书记孙志军、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市场研究室主任田永坡、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苏丽锋、首都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廖娟、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刘娜等。

图2 合影

        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妇女报、工人日报、经济参考报、搜狐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报道。


(供稿: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