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商学论道”第二期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6-11-14       浏览量:
        2016年11月9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一级学科建设项目——商学论道第二期在后主楼1620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会计及工商管理学科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会议邀请的主讲嘉宾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陆正飞。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会计系主任肖星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颜志军教授、会计系主任陈宋生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王雄元教授、对外贸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陈德球教授、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会计系主任马忠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毛新述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会计系主任邓路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朱松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分管院领导出席了研讨会并进行了精彩发言。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教授致辞并做了会议总结,副院长崔学刚教授主持了会议,学院焦豪副教授、吕兆德副教授、张会丽副教授、方芳副教授、张海燕博士、许志星博士等工商管理学科老师和本硕博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研讨。
        首先,赖院长发表了会议致辞。赖院长对陆教授和各位嘉宾百忙中来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商学论道”研讨会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随后,赖院长简要介绍了学院学科发展历史、师资力量和影响力,指出会计及工商管理学科对争创一流经管学院的重要功能和潜在贡献,并希望各位来宾围绕研讨主题,对学院会计及工商管理学科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陆正飞教授先后在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担任了12年的系主任,后来担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分管学科建设副院长(2007-2015)及党委书记(2007-2011)。陆正飞教授结合自己20年来高校任教及参与行政工作的经历,分别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三个方面系统讲述了关于会计学科以及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国内外经验与个人思考。在学科建设方面,陆正飞教授表示会计学科的发展需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从学科设计、定位、规划和资源配备做全面综合的努力;学科负责人应该实事求是,对学院学科的发展做出可行规划,对规划过程中会遇到的挑战和困难,比如引进人才、薪酬设定等,需要合理借鉴国外商学院的发展经验,平衡各方面问题,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陆正飞教授总结了国内培养博士的基本模式,表示需要将人才培养过程优化,尊重不同个体的差异化,并应该将学生推到更高的平台和岗位上就业。最后,在科学研究方面,陆正飞教授表示老师之间和学生之间需要传承一种积极良好的文化,懂得欣赏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同时应鼓励不同研究方向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接下来受邀嘉宾围绕陆正飞教授的话题、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和所在学校院系的实际举措,对会计与工商管理学科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等问题展开热烈探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会计系主任肖星教授介绍了清华大学最近的人事制度改革及会计学科制度改革的历程和学院教师学术科研的发表情况,对会计学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北京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颜志军教授站在经管学院的角度,就学院政策措施、学术交流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北京理工大学经管学院会计系主任陈宋生教授则从自身的任教经历、会计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出发,进行了相关经验交流和问题探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王雄元教授介绍了学科发展、学生培养等方面的相关做法,表示在学生培养中,需要注重方法和个体差异性。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陈德球教授结合自身工作,介绍了学院课程设置、教学工作、薪酬改革、考核机制变动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并提出面对会计师资招聘困难所采取的系列措施。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会计系主任马忠教授对学院会计学科设置及本硕博培养经验进行了分享。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毛新述教授对学科差异、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回顾与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会计系主任邓路副教授回顾了所在学院学科发展和人才引进方面面临的压力,提出了会计学科建设的感想。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分管院领导介绍了学院科研团队建设、高水平著作评选、教学奖励方案等具体措施,并对会计学科的建设发展、人才培养、激励导向等方面做了探讨和经验分享。我院会计系主任朱松副教授对本院会计学科的发展和建设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并期望得到各位嘉宾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赖德胜教授对各位嘉宾的发言进行了总结。赖德胜教授表示本次论坛收获很大,在会计及工商管理学科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尽管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是我们有信心应对各种挑战,化压力为动力,把学科建设搞好。这种信心不仅来自学院良好的学科基础和学校对我院工作的重视与支持,而且还来自在座各位嘉宾的长期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本次会议圆满落幕。



(供稿:张会丽、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