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系列沙龙之二《对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新理论的一些思考》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4-12-18
浏览量:
2014年12月17日,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系列沙龙《对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新理论的一些思考》在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610成功举办,活动邀请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旭东老师为我院师生带来精彩讲座。此次活动由我院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主办,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和政府管理学院的老师、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焦豪老师对高旭东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其主要学术成果做了介绍。高旭东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战略、技术战略、技术能力培养。对中国企业的竞争战略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对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于中国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自主创新、能不能进行自主创新以及如何进行自主创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特别是在系统研究以中石油、大唐、中兴、华为、曙光、海信、长虹、TCL等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学习理论”和“后来者劣势”理论,以及在国际化条件下企业竞争战略与技术战略选择的“障碍——机会”理论框架。所著《企业自主创新战略与方法》 (2007, 知识产权出版社)一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主创新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接下来,高旭东老师通过对多家企业的实地访谈,把中国企业分为引进吸收再创新型、合资型、自主产品型、利用全球统一的技术平台型和自主创新型等五种类型,对每一种类型企业的具体创新战略进行了分析,提出自主创新是中国企业的一种选择。在此基础上,高旭东老师提出了“后来者劣势”理论,并对社会网络理论进行了补充。最后,介绍了不同案例研究方法的异同。
演讲结束后,现场师生与高旭东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主要围绕如何通过案例研究发表高层次的国际论文、旅游行业的典型案例运作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首先,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焦豪老师对高旭东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其主要学术成果做了介绍。高旭东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战略、技术战略、技术能力培养。对中国企业的竞争战略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对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于中国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自主创新、能不能进行自主创新以及如何进行自主创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特别是在系统研究以中石油、大唐、中兴、华为、曙光、海信、长虹、TCL等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学习理论”和“后来者劣势”理论,以及在国际化条件下企业竞争战略与技术战略选择的“障碍——机会”理论框架。所著《企业自主创新战略与方法》 (2007, 知识产权出版社)一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主创新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接下来,高旭东老师通过对多家企业的实地访谈,把中国企业分为引进吸收再创新型、合资型、自主产品型、利用全球统一的技术平台型和自主创新型等五种类型,对每一种类型企业的具体创新战略进行了分析,提出自主创新是中国企业的一种选择。在此基础上,高旭东老师提出了“后来者劣势”理论,并对社会网络理论进行了补充。最后,介绍了不同案例研究方法的异同。
演讲结束后,现场师生与高旭东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主要围绕如何通过案例研究发表高层次的国际论文、旅游行业的典型案例运作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