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焦豪,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经济与管理系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优秀青年学者、爱思唯尔工商管理学科中国高被引学者。研究聚焦在数字经济、数字平台战略、创新管理和政策、数字化转型等研究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和北京市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等科研项目。荣获教育部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国管理科学奖、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优秀专著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优秀项目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基础理论研究类青年奖、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和荣誉。
学术为业,勇攀高峰
在博士毕业之际,站在人生职业抉择的关键十字路口,焦老师将目光投向了高校。经过全面充分的了解后,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他追求教育真谛的道路;“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更是如同一股强大的磁力,与他心中的教育理想不谋而合。“不论是北师大包容和谐的学术氛围,还是学校一直秉承的校训都让我觉得这里是可以施展拳脚的好地方。” 焦老师微笑着感慨道。焦老师认为,个人的拼搏奋进固然不可或缺,但一个良好的平台更是犹如坚实的基石与广阔的天空,能够助力个人展翅高飞。而北师大所营造的包容和谐的学术氛围,恰似那片任由他翱翔的 “万里长空”,给予他无尽的空间去探索学术的奥秘,去培育莘莘学子,去实现自己的教育抱负与人生价值。
焦豪老师谦虚地表示:“相比于从事其他行业,我对科研工作的兴趣更大一些,所以就成为了一名继续深耕学术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在焦老师看来,他所投身的工作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追根溯源。随着在自己研究的领域的逐步深入,工作的成就感可能会越来越大。在学术的广袤领域,他从不满足于既有的成果与认知边界,始终怀揣着对未知的强烈好奇与敬畏。每一个新的研究课题,都是他对未知的一次挑战和探索。他以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深入挖掘经济与管理现象背后的复杂机理,从微观企业的战略抉择到宏观经济的运行趋势,力求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
怀揣着对科研工作的浓厚兴趣,焦豪老师在学术之路上持续前行。他持续聚焦数字经济、数字平台战略、创新管理和政策、数字化转型等研究领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经济管理》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出版《数字平台生态观》《企业动态能力论:企业家的创新视角》《企业动态能力论:行动者的战略视角》等著作,为经济管理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抽丝剥茧,至念道臻
来到北师大工作后,焦豪老师深入调研了京东、腾讯等具有代表性的数字企业,深入接触到数字经济相关的研究,重点关注技术范式转变情况下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策略。彼时,数字经济是随着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出现的新兴概念,要在此领域进行问题探究如拓荒一般艰难。但焦老师另辟蹊径,将看似复杂的问题抽丝剥茧,从经济形态角度入手,关注企业的实际战略行为。“我们是研究经济管理的,不需要被数字算法背后具体繁杂的编程干扰,核心在于知道基本原理并以此支撑我们对企业决策行为的分析。企业要获取竞争优势,在工业经济时代有相应的做法,那么到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所面对的可能还是如何为顾客提供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始终如一的,变化的只不过是外界环境。”
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上升的,新的研究在推进时也遇到了困难。在对企业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时,最大的难点在于收集有效数据。在互联网时代,数据收集方式从原来的线下问卷逐渐变成了线上抓取,但收集工作却变得更困难了。数据的获取存在很大难度,海量数据的筛选和处理也十分复杂,焦老师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现在的收集思路:先从数据库中寻找,随后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承诺企业在提供研究所需要的有效数据后给予相应的反馈。
“为中国经济管理学术理论的丰富做贡献”是支持焦老师扎根科研的核心动力。对物质的淡然和名利的释然让他更专注于纯粹的学术研究,内心的纯粹唤醒更多可能。“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自己可以对现有经济管理体系中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创新,让理论体系更加丰富且能够跟随时代变化不断更新,让它可以回答一些原有知识体系回答不了的问题。我也更希望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将知识传播得更远。”
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焦豪老师尝试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数字管理理论,出版了专著《数字平台生态观》,提出数字平台生态观是指导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管理理论,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通过确立独特的平台市场定位以及扩大平台的网络规模,与其他相互关联的生态参与者积极塑造数字环境这一社会化过程来共同创造价值及合理分配价值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数字平台生态观可以指导数字原生企业和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共促数字平台生态繁荣,塑造我国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全球竞争优势,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做优。
焦豪老师在求学时期就凸显出的专注力在多年的研究时光中历久弥新,他也逐渐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历史的车轮时刻都在滚动,新的环境下企业必须要抓住数字经济的机遇,持续数字赋能才能在这一个历史阶段获得竞争优势。”
因材施教,寂感真诚
焦老师对自己的学生因材施教、松弛有度。对于希望有科研成果产出并且习惯于高强度节奏的学生,老师会根据学生的需求设定更多的任务。对于倾向于到业界工作并偏好多元探索的学生,焦老师会在学生完成基础任务后,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更多自由的空间。
“魏江老师对于科研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和热爱,他从不拘泥于已取得的成就,总在不断进步,持续攀登更高的山峰。”焦老师回忆道。在导师的引导下,年轻的焦老师在科研起步阶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提高了发掘有价值课题的能力。 “项保华老师不会在每个阶段都安排固定的硬性任务,他总是鼓励学生们自由探索感兴趣的课题,给学生广阔的自由探索空间。因为研究生时期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博士时期又有充分的自由探索,我的研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焦老师回忆起项老师和魏老师的教诲时,语气中时刻保留着赤诚的敬佩之情和真挚的感激之情。
如今,焦豪老师也成为了学生的领路人。“求真务实”“谦虚温和”“专注刻苦”“优秀严谨”“细致耐心”…… 这些是学生们形容焦老师时出现最多的词条。在讲授论文写作时,焦老师更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他将自己的文章作为范例,给学生们剖析修改原因、拆解内在逻辑,不厌其烦地一起推敲不同语句用词的差异。焦老师严谨的治学精神感染了师门的每一位学子,一位学生这样说:“我们在和老师的相处中不仅收获到了研究的技能,更被老师缜密且专注的态度浸染,在浮躁的生活中学会静下心来认真地做好自己手中的每一件小事。”
在提出采访邀请后,焦老师谦虚地推辞了多次。他觉得自己和许多师大人一样,只是做好了本职的工作。文字是平面的,焦老师却是立体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大风骨不仅是焦老师所向往的师者风范,在我们看来,如今更是成为了焦老师人格魅力的描述语。
采访的最后,焦老师提到,在当下变革的时代里,青年人可能会遇到很多大环境带来的压力。而在众多可能的“无能为力”中,青年人想要突破困境的有效方式就是能够脚踏实地,戒骄戒躁,认真把握好每一个当下。在本科阶段多学多看,认真完成每一门学业任务;研究生阶段认真阅读每一篇文章,尽全力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专注于每一段时光,沉心静气中打造属于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让自己成为金子,又何怕金子会发不了光呢?经不住我们再三的寄语要求,焦老师分享了新时代大学生ABCDE五大品格模型:
志存高远(Aspiring)
止于至善(Better)
有吸引力(Charming)
勤勉刻苦(Diligent)
能量满满(Energetic)
希望同学们都能勇敢追梦,精益求精,贡献社会,持续成长,成为正能量满满的新时代接班人!
丁怡、刘易同学采访整理
供稿:院办公室
责编:王玮
审核:韩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