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点
   首页» 教师观点
教师观点
贺力平:应辩证看待人民币存款余额破百万亿
发布时间:2013-07-19       浏览量:

受访人

贺力平 北京师范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教授

“你拖祖国后腿了吗?”近日,随着央行发布的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微博上掀起了一阵“比存款”的吐槽热。根据中国人民银行712日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009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于是,不少网友以13亿人口计算,得出人均存款是77623元的结论。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金融系教授贺力平,从专业角度对新出炉的专业金融数据进行了解读。

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百万亿元,意味着什么?

中国经济时报:央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00.9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这一突破意味着什么?能透露出哪些信息?

贺力平: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百万亿元说明以下几点:第一,人民币存款余额很高是与中国整个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第二,数字的增长表明了机构、个人对我国银行体系有基本信心,而存款总量保持增长趋势,说明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保持增长的;第三,银行业总体资金情况良好,因为存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人民币存款余额包含哪几个部分?

中国经济时报:有网友说,“若以13亿人口计算,人均存款是77623元。”您怎么看这组数据?这样的算法是否具有合理性?

贺力平:人民币存款余额数据是指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中人民币的存款余额,有几个方面要进行说明:第一,这个数据不包括中国银行体系中的外币存款,如果包括外币存款,这个数据还会更大,即如果折算成人民币可能还会增加大约10万亿元。第二,这100多万亿元的存款余额包括居民存款,也包含企业存款,还包括各种政府机构、事业机关的存款,因此,这组数据中居民存款大约是40多万亿元,而其他的部分是非居民存款。

近年来存款余额增速放缓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经济时报:按照统计,20085月,人民币存款余额首次突破50万亿元,到2010年年底达到80万亿元。这表明,在约两年半的时间里,存款余额增加了30万亿元。而从2010年年底至今,同样是两年半时间,存款余额只增加了20万亿元。这就证明,存款余额增速已经放缓。原因是什么?

贺力平:存款增速减缓的最根本原因是基数。在基数很高之后,其增长力就会下降,这是基数效应的问题。增长力的减缓并不是完全值得担忧的事情。因为伴随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投资多样化,存款增速自然会有所减缓,这从国际经验中也可看到。

以前,企业有钱以后,都会转化为存款。现在,投资渠道多样化,会有很多证券化产品,企业资金就不一定要放在银行中作为存款。存款增速的减少并不能表示社会资金的增速相应放缓,而很可能意味着金融市场多样化的发展。另外,考虑经济增速原因,如果经济增速减缓,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款增速也会相应降低。

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百万亿元是否面临相应风险?

中国经济时报: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百万亿元,是否需要关注其中潜藏的风险?

贺力平:不能从人民币的存款余额简单判断是否存在风险。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要实施利率市场化,在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之间的竞争会加剧,银行针对自身存贷款产品的定价能力也会上升。对此,相关政府决策也已做出明确表态,即在利率市场化的同时引入存款保险体制,让所有的中小储户免去担心。

这也是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尤其是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进程。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