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点
   首页» 教师观点
教师观点
魏浩:疫情背景下中国积极扩大进口的意义攸关
发布时间:2020-03-11       浏览量:

积极扩大进口是国家政府提出的一项重大外贸战略。在目前疫情时期,中国有必要加强实施积极扩大进口战略,此时实施积极扩大进口的重大现实意义具有特殊性。为此,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魏浩接受了中国经济新闻网的专访。

中国经济新闻网:现阶段,扩大医疗物资及生产原料进口的意义在哪里?

魏浩:现在疫情到了最吃劲的时候,国家要求确保疫情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等稳定供应。扩大医疗物资及生产原料进口,积极利用进口增加部分食品的国内供应以及战略储备,有利于防疫情、保民生和促生产,这对于全国防疫工作大局、疫情时期以及疫情之后的保障民生、复工复产等问题都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新闻网:尽快积极有序地推进复工复产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魏浩:当前防控疫情仍是首要任务、头等大事。但是,国家政府也明确提出,在确保打赢抗疫阻击战的同时,一定要打好经济保卫战。要打好经济保卫战,就要尽快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推进复工复产,除了高度重视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的全国物流顺畅问题、工人顺利返工问题等之外,国家还要高度重视确保复工复产的基础物资保障问题和原材料问题。

中国经济新闻网:为什么说疫情时期积极扩大进口可以促生产?

魏浩:在复工复产的企业中,有一部分企业的生产环节涉及进口,主要包括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等,由于储备进口产品需要占用仓库和流动资金,为了节省资金,企业一般都不会储备过多的进口产品。也就是说,我国只是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或者一部分环节,恢复进口并扩大进口是确保一部分企业复工复产的前提条件。

中国经济新闻网:为什么要防范由于疫情全球蔓延暴发导致的进口中断风险?

魏浩:在疫情时期,积极扩大进口,是“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市场”的最佳实践,是落实“中国将更加重视进口作用”精神的具体体现。从国内短期现实来看,尽快恢复进口并积极扩大进口是防疫情、保民生、促生产的重要措施。

从国际形势来看,疫情在全球蔓延的趋势日益明显,势必会影响我国从这些国家的正常进口,最终导致我国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复工复产、后期发展,进而也会影响到上下游关联行业的发展,这是需要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的外部输入性风险。

为了避免国外疫情大规模暴发导致的进口规模大幅下降或者进口中断的风险,千方百计尽快积极扩大进口规模,针对关键零部件、不可替代原材料、国内生产需要的其他重要生产性产品、民生消费品等进行战略性物资储备,是保障后期国内经济增长、确保国内消费的战略选择。

中国经济新闻网:疫情时期,您对积极扩大进口有哪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魏浩:进口涉及外汇支付、入境、运输、货物存储等方面,因此,建议由国务院领衔,联合商务部、海关总署、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各类战略性物资产品的进出口商会和龙头进口企业、了解主要进口来源国情况的在华大型外资企业等,共同参与到进口工作中来,形成主管部门、进口企业、支持单位联动的机制,成立“扩大特定战略性物资进口国务院工作领导小组”。

中国经济新闻网:对于特定的战略性物资,您认为有哪些特殊的进口政策?

魏浩:首先,要做好进口风险评估和备案。相关主管部门要了解企业进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预测扩大进口规模可能遇到的意外风险,及时解决已知的障碍,做好应对进口意外风险的备案。对于疫情时期进口物资所需的进口付汇、跨境融资等业务,要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简化业务办理要求。

其次,提供进口便利化程度。在疫情期间,简化进口审批手续,压缩检疫审批时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特事特办、即来即办,优先为国内急需特定产品的进口企业的进口备案登记、自动进口许可证审核提供绿色通道,口岸海关凭主管部门证明直接验放,全力保障特定物资快速大规模进口。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2020年3月6日,记者 张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