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点
   首页» 教师观点
教师观点
焦豪:新冠肺炎疫情下,影视传媒产业如何打破发展困境
发布时间:2020-02-22       浏览量: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我国影视传媒产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方面。随着产业融合时代的到来,我国影视传媒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持续中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着影视传媒产业的持续发展。

为打破目前影视传媒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建议短期内产业自身开展自救行动。疫情结束后,长期内需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增强原创保护力度,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从而建设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以促进影视传媒企业高质量发展。

现实困境

还在持续中的新冠肺炎疫情尤其对需要线下体验、顾客集聚的服务性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影院,春节档电影是各影院公司大展拳脚的时候,是影院最重要的票房收入来源,前期宣传投入成本大,但是受疫情影响,2020年春节档电影几乎全部撤档,之后情人节电影也全面撤档,导致影院行业陷入被动局面,雪上加霜。

此外,尽管自2002年全面推进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国内影视传媒产业保持每年30%左右的增幅,成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产业之一,但目前我国电影仍处在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市场繁荣的背后,仍需直面问题。

首先,影视传媒产业正在变身资本狂欢主导的竞技场。因其所具有的独特的投资价值,影视传媒产业日益成为投资者竞相追逐的目标,甚至成为互联网公司标配。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乃至58同城、聚美优品、途牛旅游等相继成立影视传媒公司;一些非专业的互联网金融也涉足影视创作等相关活动。这些新型影视公司以IP为主线打造影视剧、游戏、金融等多元化服务获取收益,票房成为某些投融资盈利的“赌本”。

其次,野蛮无序发展制约有序的产业化之路。国内电影市场远远谈不上产业化。尤其是收入分配不合理现象,成为产业畸形发展的典型产物。部分演员薪水占到影视制作成本的一半以上,甚至还会通过不同途径入股分红,产生了“看明星脸色、为明星打工”的困境。

再次,集约化程度过低以至于阻碍工业化发展。在美国,电影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好莱坞,直接促进其影视传媒产业的工业化水平。我国影视制作资源则较为分散,电影摄制资源容易被各地的“圈子”所掌握,从而形成内部垄断。

最后,影视传媒产业价值链处在低水平发展阶段。现有影视传媒产业价值链存在制片环节不景气、发行放映体系不完善、后电影产品开发乏力的特点,造成产业链盈利模式单一,单一票房收入往往使得很多影片入不敷出。

微观基础

以上种种问题,共同导致了这样一个现象:大部分影视传媒企业严重依靠某个人的网络和资源进行个体户经营,“单兵作战”成为目前国内影视传媒市场的重要特征。然而,实践证明国内外影视传媒企业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基于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之上。这种能力体系是促进影视传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简言之,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是指影视传媒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是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行业中领先水平的能力体系。各业务间的核心优势和独特能力进行互补,共享信息、资源、技术和形象,互相支撑协同发展

有价值是指影视传媒企业必须通过利用机遇或降低威胁而创造顾客价值,有助于打开多种产品潜在市场和拓展新的市场领域;稀缺是指只有极少数的竞争对手能够拥有;难以模仿是指其他影视传媒企业不能轻易建立起来,如拔尖的专业人才和与众不同的影视作品等;不可替代是指影视传媒企业的专有隐性知识以及建立在经理和员工间信任基础上的工作关系。

政策举措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影视传媒行业的发展陷入不利局面,要想摆脱现实困境,需要做到:

产业自身开展自救行动。影视传媒产业中的影院主要依靠的是票房收入,特殊时期在电影撤档无票房收入时,不应该坐以待毙,要开展自救行动,采取多种方式增加非票房收入。如可以在线售卖为春节档准备的零食,消化库存;及时与食品公司沟通,对已购买的易过期产品进行退换货,降低损失;利用现有资源,尝试性开展线上活动,为影院宣传造势。停业期间影视公司还要稳定员工情绪,与公司共渡难关,复工后要为员工提供全面防护措施、保障员工健康,防止出现人员短缺问题。

政府和行业协会出台政策为企业减负。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的影视传媒产业,政府和行业协会需要出台房租减免、纳税和社会保险费延期征收等扶持政策。如北京市的做法值得借鉴,对文艺演出、影视剧院等受影响较大的影视传媒企业,在经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确认后,可将疫情影响期间应缴社会保险费征收期延长至7月底。还发布《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多种行动为企业减负,缓解新冠疫情期间企业承受的经营压力。

抓住疫情结束后的需求恢复期。疫情结束后,娱乐需求会迎来报复性反弹。影视传媒产业要抓住这一时期,吸引客流,弥补亏损。影院可以采取将座位增加隔板、设置隔离区、免费提供口罩、公开影院的消毒程序等措施,打消顾客在疫情结束初期虽观影欲望强烈,但仍然心存芥蒂,不愿意与人接触、集聚的想法。

影视传媒产业发展从长远来看,更需要加强影视传媒产业核心能力建设,形成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主要政策举措有:

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如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用地、人才等多种措施,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时加大对资本监管力度。鼓励企业间协同作战,鼓励制作资源集约化发展,以及旅游产业等相关产业链发展。鼓励影视传媒产业促成健康向上的文化形塑,在世界上强化中国的文化属性、文化特征、文化形象和文化力量。

加大影视传媒产业原创的保护力度,尽快出台影视传媒产业配套法律法规。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立法部门需要尽快出台、完善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以规范电影审查制、市场准入条件、外资介入机制、电影评价体系等。

加大对影视传媒产业技术财政投入和补贴,促进技术升级。以电影行业为例,随着数字技术在电影产业的渗透与普及,数字3D和巨幕电影成为电影发展的新动力。IMAX、杜比影厅数量不断增多,将给消费者提供更多不同的观影选择。政府需要不断增加对影视产业技术的财政投入和补贴,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鼓励加强衍生品渠道建设,打造完整产业链,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如通过互联网功能和平台优势,挖掘电影产业链的存量市场,探索电影后产业的增量部分。

完善全方位的立体电影工业体系,促进影视传媒产业高质量发展。如创作好的电影需要专业的队伍,而在基于“个体能力”的行业现状下,故事成为电影次要元素,企业没有足够精力与动力去增强技术、设计、品牌等竞争力。应鼓励持续创新,降低对明星演员依赖程度,提高音乐、美术、后期、特效等方面水平。

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2020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