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点
   首页» 教师观点
教师观点
李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新的发展阶段吗?——基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对学界争论的重新审视
发布时间:2019-11-27       浏览量:

一、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争论

() 中国经济学界争论的过程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关于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在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以后,出现了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学界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定义和表现形式等问题均没有分歧,但是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否成为资本主义或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则出现很大的争议。

20 世纪70 年代初期,这个问题曾经在苏联经济学界引起争论。在20 世纪70 年代末以后,这个问题也在中国经济学界引起争论。由于后来发生在中国经济学界的争论不论是论点还是论据都涵盖了苏联经济学界的争论,这里主要阐述中国经济学界的争论。

李琮在《世界经济》1978 年第1 期发表了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的论文,引起了这个问题的争论。李琮认为,从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形式是: 第一,政府利用各种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 第二,国家所有制企业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陈俊欧对李琮的看法提出异议,他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垄断经济组织,而不是国家。第二,国家采用各种手段调节经济只是维护垄断资本家的垄断利润。第三,资本主义国家有时出现国有化有时出现非国有化,都是为垄断资本家的利益服务。第四,国家财政政策的支配权还是掌握在垄断组织手里,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一般不到1 /3

杨时旺也对李琮的看法提出异议,他认为如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应该出现两个标志性的变化: 私人垄断的统治已经转变为国家垄断的统治,垄断资产阶级内分化为取代金融寡头的新阶层。但是,这两个标志性的变化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并没有出现。

黄苏则对杨时旺提出异议,他认为: 第一,由于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的结合,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发生质变。第二,如果把与国家密切结合的私人垄断资本、公私合营企业、国有企业看作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态,它们已经在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第三,垄断资产阶级已经分离出于与国家密切结合的阶层。

厉以宁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他指出: “从所有制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正如它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一样。但从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以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的角度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很多学者都参与了争论。王根初、杨国昌等反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看法。吴健、陈耀庭等则赞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看法。

李琮在《世界经济》1994 年第8 期再次发表了题为《再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新的历史阶段》的论文,重申了他的看法。他指出: “与当代生产力的社会性相适应的方式,主要不是生产资料的国有化,而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这也正是当代资本主义有别于前一阶段的根本标志,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新阶段的实质性特征。”

在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个发展新阶段的学者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还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又存在不同的看法。李琮等经济学者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第二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是,在资本主义第二个发展阶段中,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但是,储玉坤等部分经济学者则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竞争资本主义,第二个阶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第三个阶段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尽管存在不同意见,但是在中国经济学界主流看法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或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 发展阶段划分标准的探讨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学界的这场争论已逐渐减少,资本主义经济又演进了20 多年,并且出现了新的变化。垄断资本主义已经经历了足够长的历史时期,可以对这场争论重新审视了。

要讨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不是新的发展阶段,首先要明确一种社会形态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所谓社会形态是指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核心内容是社会生产方式,即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因此,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下是否出现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更迭,必须要考察社会生产方式是否发生了本质性的特征变化,以使后一个发展阶段区别于前一个发展阶段。

根据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李琮的两篇论文中第二篇论文与第一篇论文相比倒退了。他认为判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不是一个新阶段,主要不是看生产资料所有制,而是看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只是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它必须与经济基础相结合才能判断垄断资本主义是否发展到新的阶段。

不论是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看作是有别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还是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看作是有别于竞争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的经济学者,都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融合以维护垄断利润,都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政府以国有企业的形式掌管着经济以及政府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根据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的历史事实和统计数据,从国有经济和政府干预这两个方面来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二、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考察

() 对美国国有企业的分析

所谓国有企业是由政府掌握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企业。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往往是政府通过对私有企业国有化的方式建立,也可以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方式撤销。

美国国有企业包括联邦政府企业和州与地方政府企业。联邦政府企业包括联邦政府公司和政府资助企业。联邦政府公司属于政府机构,员工属于联邦雇员。政府资助企业是私有企业,雇员工资由企业支出,但政府提供资助。无论是联邦政府公司还是政府资助企业,一般是在市场调节失灵的情况下组建的,与私营企业一般不存在竞争关系。

在这两类国有企业中,最典型的国有企业是联邦政府公司。联邦政府公司是国会为执行公共目标而成立的联邦政府机构,其主要任务是提供市场化导向的产品或服务,并实现自身收支平衡。由于联邦政府公司能够获得收入,它们不受行政管理部门的预算规定约束,但政府全资拥有的公司必须向总统提交“商业型预算”,总统评估修改后提交国会批准并监督。美国行政管理部门不负责对联邦政府公司进行监督,参众两院也没有统一的委员会负责监督所有联邦政府公司,各公司由其所属领域的专门委员会负责监督。

美国有17家联邦政府公司,名单如下: 商品信贷公司、进出口银行、联邦作物保险公司、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邦融资银行、联邦监狱产业公司、融资公司、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国家铁路乘客运输公司、海外私人投资公司、退休金收益担保公司、旧金山要塞信托、重组融资公司、圣劳伦斯航道发展公司、田纳西山谷管理局、美国邮政署、威列斯火山口信托。

之所以要详细列出这17家联邦政府公司的名单,主要是这样有助于认识美国国有企业的性质以及它们在经济中的作用。在联邦政府公司中,美国邮政署成立于1775年,是最早建立的国有企业;威列斯火山口信托成立于2000年,是最晚建立的国有企业; 建立于20世纪30 年代的国有企业最多,有6 家。有的公司从名字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提供的是准公共服务,有的公司从名字上看不出来,但仍然是提供准公共服务。例如,商品信贷公司的主要职能是支持美国的农业和保护农产品价格,联邦融资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为联邦机构融通资金,融资公司的主要职能是处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不良资产,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的主要职能是为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担保和保险。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提供了美国联邦政府企业和州与地方政府企业增加值的历史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了19472018 年共72 年美国联邦政府企业和州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增加值分别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以及美国全部国有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如图1 所示。

第一,美国国有企业基本上是为了提供准公共服务而建立的,它们主要从事私人企业不愿意提供而社会又不可缺少的产业,它们基本上是对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补充。不论是处于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还是处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美国政府都要建立这样的国有企业以提供这样的准公共服务。

第二,如图1 所示,美国的国有企业主要是在20 世纪30 年代建立的,在后来的数十年中断断续续地在市场调节失灵的经济领域建立为数不多的国有企业,它们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19472018 年共72 年之间经历了趋向上升,然后趋向下降的变化。即使在国有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最高的1998 年,所占比例也只有1. 42%

因此,美国的国有经济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中只是起着辅助的作用而不是主导的作用,它们在经济中的地位微不足道而不是占统治地位。即使在中国经济学界争论最激烈的20 世纪70 年代末期,美国国有企业的现实情况也明显不支持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的论断。在20 世纪70 年代末期以后,美国国有企业的现实情况就更不能证明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了。

() 对英国国有企业的分析

英国1908 年就建立了第一家国有企业———伦敦港湾局,但是英国大规模的国有化进程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恢复经济,英国工党推行国有化计划,于1946 年对英格兰银行、英国民用航空实行国有化,1947 年在煤炭行业、铁路行业、电力行业,1948年在天然气行业,1950 年在钢铁行业,1969 年在邮政行业推行国有化,此外还对城市交通、电话电报、供水、石油等行业的企业实行国有化。1979 年,英国国有经济发展到顶峰,国有企业共有16283 家,煤炭、造船、电力、铁路、邮政、电讯、煤气产业几乎100%国有化。国有企业的产值在钢铁和航空产业占比75%,在汽车产业占比50%,在石油产业占比25%,在国内生产总值占比10. 5%。另外,英国国有企业的员工约200 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8. 1%

尽管英国国有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占据的比例还很低,但英国国有企业毕竟在一些重要的产业占据主要地位,英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似乎是进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的有力例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英国走上国有企业私有化的道路。

1979 年,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首相,英国进入了以出售国有企业的方式、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过程。1984 年以前,英国政府主要是出售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如英国钢铁公司、英国宇航公司、安玛西亚国际公司、全国货运公司、英国国家石油公司等等。1984 年以后,英国政府开始出售非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如英国天然气公司、公用事业公司、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等。这意味着英国的国有企业不仅退出了竞争性产业,而且还退出了自然垄断和准公共服务产业。

由于没能找到英国国有企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统计数据,只能从国有企业的数量和就业人数的比例来分析英国国有企业的状况。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20122018年,英国国有企业以及非盈利机构数量在企业数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 2%4. 1%3. 8%3. 7%3. 8%3. 8%3. 8%。值得注意的是,该比例还包括不是国有企业的非盈利组织的数量。另外,如果不计算如军队、警察、公立学校、公立医院、政府机构、社会工作等部门以外,在概念上接近于国有企业的公共部门的就业人数是53. 3 万人,占英国总就业人数的1. 6%

如果说在英国国有企业最兴盛的时期,英国是否进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还可争论,那么,在英国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以后,英国是否进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了。英国国有企业不但没有在经济中处于主要地位,而且没有在涉及国家命脉的产业处于统治地位,它们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中起着补充的作用。英国政府国有化和私有化都是服务于垄断资本的利益和英国经济的利益。显然,作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必须在整个历史时期是始终如一的,英国国有经济的发展过程不支持英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的论断。

()对法国国有企业分析

法国国有企业发展情况与英国比较相似,它们原来都是国有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但在后来都经历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过程。

法国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国有化的进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政府分三步建立国有企业: 第一步是接管与德国纳粹相关的企业并把它们转变为国有企业,如雷诺汽车公司、法国电影公司、法国报业公司和法国染料公司等等; 第二步是在自然垄断行业和涉及准公共服务的行业推行国有化,相继成立了法国国营铁路公司、法国电力公司、法国天然气公司等国有企业; 第三步是在金融业中推行国有化,包括对通用银行、里昂信贷银行、国民工商银行、巴黎国民贴现银行四大商业实行国有化,对34 家保险公司实行国有化。到20 世纪70 年代末,法国国有企业占全国固定资产总值的20%,占工业营业额的22%。法国国有银行掌握了全国存款额的59%

法国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进程晚于英国,法国政府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推进国有企业私有化。19871988 年,法国政府出售了电话网建造总公司、工业发展研究院、法国互助保险公司、兴业银行、法国商业信贷银行、农业信贷银行、通用电气公司等国有企业。在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法国加快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步伐,1993 年,法国政府对巴黎国民银行、法国航空公司、埃勒夫-阿基坦石油公司、罗纳-普朗克化学集团等21 家大型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法国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大幅度下降。

根据法国国家统计和经济研究所的统计资料,1983 年国有企业雇员有235 万人。经过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浪潮,2013 年,政府直接控制88 家公司,并通过这些公司共控制1444 家公司,雇员约80万人。这些公司主要在第三产业,特别是在交通业和仓储业。2017 年,政府直接控制89 家公司,并通过这些公司共控制1751 家公司,雇员约76. 7 万人,占法国雇员人数3. 1%

法国原来可能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至今在银行业等重要产业还保留着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的鼎盛时期,还可讨论法国是否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在国有企业的雇员只占全国雇员3. 1%的今天,讨论法国是否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已经没有意义了。法国国有企业在经济中并没有处于重要地位,法国国有经济的整个发展过程也不支持法国进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的论断。

() 对德国国有企业的分析

德国与英国和法国不同的地方在于在英国和法国推行国有化的时候,德国已经开始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德国国有企业也称为公共企业,分为联邦、州、县(市镇乡) 三级。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交通、通讯、公用事业、教育、科研和社会福利等领域。从法律意义上,德国国有企业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按照公法建立的国有企业,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另一类是按照私法建立的国有企业,国家控股或者参股,如德国电信、德国邮政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政府在20 世纪50 年代和90 年代对各级国有企业进行过两次私有化改革: 第一次私有化改革主要是对大众汽车、煤钢公司、电力矿山联营公司和汉莎航空公司四大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目的是让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 第二次私有化改革主要对通讯、邮政、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目的在于提高经营效率,为社会公众提供满意服务。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统计资料,2013 年,德国的国有企业是15314 家,占全国企业数量的0. 4%。从德国国有企业的情况来看,在国有企业私有化以后,国有企业在经济中已经占据微不足道的地位,并且在其后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

() 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四国有经济考察的结论

对美、英、法、德四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的分析表明,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应该区分两种情形: 一种情形是政府为了提供准公共产品而建立的国有企业; 另一种情形是政府为了调节经济而建立的国有企业。

1. 第一种情形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提供这种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某人即使没有支付费用也可以使用这些产品。非排他性是指任何人都不可能因独自使用这种产品而排斥别人使用这种产品。例如,国防、司法、义务教育、社会福利等就是公共产品。显然,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但是,在现实的经济里还存在准公共产品,这种产品存在非排他性,但不具有非竞争性,超过一定程度提供这种产品边际成本不为零,人们必须支付费用才能使用这种产品。例如,邮政、机场、港口、铁路、城市交通等属于准公共产品。一般来说,私人企业可以提供准公共产品。但是,部分准公共产品或者由于难以盈利,或者由于投资周期过长,私人企业不愿意提供,市场对这些产业的调节是失灵的,因而只能由政府来提供。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部分国有企业就是属于这类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企业,这在美国的表现尤为明显。这部分国有企业是为私人资本服务的,它们属于私人经济的辅助成分。不论是竞争资本主义,还是垄断资本主义,这类国有企业都会存在,它们的存在与判断是否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没有直接关系。

2. 第二种情形

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临着重建经济任务时,回想起20 世纪30 年代的大萧条仍然感到不寒而栗。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却蓬勃向上。这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不能不思考,资本主义经济是否存在缺陷? 国有经济是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有化的浪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情况下掀起的。

如果第二种类型的国有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确实可以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发生了部分质变,从而进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至于到达什么程度,即国有经济在经济中占有多大比例,才能认为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是不可能有定论的。因此,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种类型的国有企业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占10%左右的时候,尽管这个比例还很低,但中国经济学界争论其是否进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还是正常的。

但是,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发现由此建立的国有企业效率不高,政府往往还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的时候,对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就开始了。进入21 世纪以后,主要资本主义的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例已经微不足道。国有经济不必说主导作用,连引领作用也不存在,它主要起补充的作用。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就脱离实际了。

因此,从国有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重新审视我国经济学界20 世纪7090 年代的争论,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过于牵强。一种社会形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新的本质特征必须具备持续性和稳定性,显然国有经济的发展不具备这样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如果断定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从20 世纪50 年代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的阶段,那么是否意味着在20 世纪80 年代又回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不能否认,历史的发展是波浪式的,但是国有企业的收缩以及在收缩以后处于稳定状态已经有30 年历史了,而这30 年历史已经可以证明,到目前为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也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至于未来垄断资本主义是否会进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则需要用未来的历史事实来证明。

三、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策干预的分析

() 1980 年以前美国政府对经济的政策干预

除了国有经济以外,认为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的另一个论据,就是政府对经济的政策干预。从20 世纪70 年代直到90 年代,我国经济学界的争论往往把政府干预称为国家干预。国家和政府是两个有所区别的概念。国家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可以指领土,可以指人民,也可以指政权。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下,政权由立法机构、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组成,其中的行政机构才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是由政府来实施的,而这种对经济的干预源于凯恩斯思想。

20 世纪30 年代经济大萧条后的第三年,英国经济学者凯恩斯( J. M. Keynes) 1936 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指出,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原因在于总需求不足,政府应该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去刺激总需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广泛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其中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总需求,从而保持经济稳定。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调整再贴现率以及在公开证券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影响货币供给,从而保持经济稳定。这一切似乎也在证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

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经历了相似的发展过程,下面主要以美国为例来分析政府对经济的政策干预情况的变化。

1945 年到1980年,是美国政府采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美国经历了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和卡特七任政府。这七任政府都是经常性使用财政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财政赤字成为常态,政府债务余额不断增长。与此同时,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也经常使用货币政策去调节经济。但是,在这个时期,美国政府更倚重财政政策。

() 1980 年以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政策干预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美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很大的转变。1981 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明确提出要减少政府的福利支出,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告别凯恩斯的经济政策,更多地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里根政府采用大幅度减税的方法刺激人们工作和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以达到增加供给的目的。减税本来也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一个手段,一直被作为需求方的政策来使用。但是,里根政府赋予减税不同的涵义,减税被认为是供给方的政策,它能够激发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因此,大幅度减税不是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的表现,而是政府减少对经济干预的迹象。

老布什在19891993 年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基本延续着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尽管老布什政府没有像里根政府那样大规模减税,但是仍然努力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克林顿( W. J. Clinton) 的执政时期是从19932001 年。这个时期是美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再次转变的时期。克林顿政府既反对完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又反对过度干预的经济政策,试图寻求政府适度干预经济的“第三条道路”。

小布什在20012009 年担任美国总统期间,重新实行类似于里根政府和老布什政府的经济政策,并提出了在10 年内减税16000 亿美元的计划,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的第二次大幅度减税。奥巴马在2009 年担任美国总统以后,又沿用了克林顿政府的政策。即使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并对经济造成衰退性的冲击,奥巴马也只是使用了比较温和的财政政策。

特朗普在2017 年担任美国总统以后,继里根、小布什以后实行第三次大规模的减税政策,目的在于增进企业的活力,争取美国企业重返美国。

在美国,作为中央银行的联邦储备系统独立于政府,它相对独立地作出宏观货币政策的决策。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至今明确指出宏观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促进美国经济就业最大化、保持价格稳定和适度的长期利率。1980 年,里根总统在施政纲领提出要严格控制货币供给的增长,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从实践上看,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从1980 年开始实行了若干年稳定的货币政策以后,还是经常性利用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

1980 年以后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势来看,财政政策出现了中性化的趋势,但货币政策还是在发挥作用。美国政府从直接干预经济逐渐转变为间接干预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加强了,而是减弱了。

() 美国政府对经济的政策干预情况的实证检验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支出,或者减少税收,或者同时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结果都会导致财政赤字。因此,要检验美国政府采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程度,可以把政府财政赤字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相比较。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降低的时候,也就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如果政府积极采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政府的财政赤字率就提高。利用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提供的历史数据,计算了19602018 年政府财政赤字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如图2 所示。在这里,政府财政赤字率是指政府财政赤字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如图2 所示,从19602018 年,政府财政赤字率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作出反应。如果把1980 年看作是美国实行财政政策的转折点,19611980 年与19802018 年相比,政府财政赤字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相关关系相似: 前一个时期的相关系数是0. 4009,后一个时期的相关系数是0. 4040。由于财政赤字率是负数,它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2 的检验结果不能证明在1980 年以后政府减少了采用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干预。究其原因,是因为里根政府、小布什政府和特朗普政府三届政府都实行了大幅度减税政策。从需求方的角度来看,减税是强化对经济干预的表现; 但从供给方的角度看,减税是减少对经济干预的表现。这三届政府都明确地表示减税目的是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但不论是需求方政策还是供给方政策,结果都是导致财政赤字增加。另外,虽然克林顿政府和奥巴马政府不像以往政府那么积极地干预经济,但是还是温和地利用财政政策进行反周期操作。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从财政赤字的角度难以检验政府是否减少了采用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干预。

因此,有必要从财政支出政策的角度进行检验。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提供的数据,比较政府财政支出的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如图3 所示。如果政府采用财政支出政策积极干预经济,那么当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较低时,政府支出增长率就会较高,二者存在负相关关系。

根据图3 的数据,可以得到下述结果: 19611980 年,政府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是-0. 6123。但是,19802018 年,政府财政支出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存在较弱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只有-0. 2278。由此可见,在1980 年以后,美国政府并未经常性地利用政府支出调节经济,财政政策确实出现了弱化的趋势。

再来分析货币政策的走势。如图4 所示的美国货币供给量M1 年增长率的变化情况,M1 年增长率是指每年年底M1 存量相对于上一年底M1 存量的增长率。

如图4 所示,在从1980 年开始的财政政策逐渐弱化的时期,货币政策反而强化了。在19601980 年,美国M1 增长率的标准差是0. 0225,但是在19802018 年,美国M1 增长率的标准差为0. 058519802018 年美国M1 增长率波动性更大,意味着联邦储备系统更加频繁地通过扩张和收缩货币供给量来影响经济。

这样就验证了前面分析的结论,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美国财政政策趋向中性化,美国政府更多地通过货币政策来间接地调节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趋向弱化。值得注意的是,不仅美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出现这样的变化,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

() 对美国政府支出的分析

在中国经济学界的争论中,认为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的看法还有一个论据,就是政府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据较大的比例。

1. 考察美国政府支出的规模

如图5 所示,19602017 年以来美国政府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发生了变化。除了2007 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作为分母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作为分子的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出现跃升以外,政府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总体趋向下降。因此,从规模上看,政府支出的作用在弱化。

2. 考察美国政府支出的结构

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支出有两种功能: 一种是社会功能,另一种是经济功能。在美国,政府支出的社会功能包括国防、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社区服务、社会保险、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支出的经济功能称为经济事务,它包括公路、铁路、空运、水运等支出。图6 说明了19602017 美国经济事务支出在政府支出所占比例的变化。如图6 所示,从里根总统执政开始,政府支出的经济功能在下降,这意味着政府支出的社会功能在增强。

在美国社会功能的政府支出中,占比例较大的是国防支出、教育支出、公共安全支出和医疗支出。如图7 所示的19602017 美国这四种支出在政府支出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国防支出比例趋向下降,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医疗支出的比例趋向上升。

政府产生的意义就是要履行社会职能,美国政府经济功能性支出的比例趋向下降,社会功能性支出比例趋向上升,说明美国政府支出情况不支持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的论断。

如果从对经济进行政策干预这个角度去看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不能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看作是垄断资本主义或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不否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未来的宏观经济政策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持续38 年减少了对经济的政策干预。显然,38 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已经不能看作是一种短期反复了。如果一定要说从20 世纪40 年代开始进入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那么由此得到的逻辑推论是: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又回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旧阶段。

四、结论

经过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发展和政府对经济的政策干预两个方面的考察,现在可以对20 世纪70 年代末发生在中国经济学界的争论下一个结论了: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也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它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中的一种现象,是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市场经济模式的尝试性选择。在不影响垄断资本主义根基的前提下,如果政府发现某些经济领域市场调节失灵,它就会尝试建立国有企业以作为对私人企业的补充; 如果政府发现价格机制的调节存在缺陷,它就会尝试用宏观经济政策作为价格机制的补充。如果发现某些准公共产品领域采用私人经营、政府补贴的方式更有效率,政府就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 如果政府发现市场调节还能够比较有效地发挥作用,政府就会减少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干预。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70 多年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经济情况来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是垄断资本主义或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