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2014年金融系聘请外籍教授A. Pozzolo授课总结
发布时间:2014-03-20       浏览量:
    2014年3月1日-8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邀请到意大利莫利泽大学的Alberto F. Pozzolo教授,为学生讲解《银行学研究的实证方法》。Pozzolo教授在意大利莫利泽大学担任经济系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席。在1994至2002年期间,Pozzolo教授供职于意大利中央银行,对于银行学领域具有颇深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次课程共计6次,主要介绍银行学实证研究中的基础文献及方法。课上,Pozzolo教授首先介绍了要做好实证研究需要的四个基础:一是发现感兴趣的因果关系;二是找到能用来研究该因果关系的实验;三是确定鉴别策略;四是建立统计推理的恰当模型。
    接下来,Pozzolo教授主要讲解了以下几个专题的内容和文献:
    一、金融中介机构的作用(The rol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银行作为金融中介,主要具有提供支付体系、转化资产、管理风险和加工信息四个功能。其中,在讲到“银行作为信息产生者”时,重点讲解了三篇文献。James(1987)采用事件研究方法分析了银行贷款对于股票价格的影响。这一结论由Lummer and McConnel在1989年加以改善;Focarelli等人(2008) 研究了辛迪加(Syndicated)贷款市场。由于银行比其他投资者对企业更为了解,因此当银行扩大对该企业的贷款时,投资者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该企业前景看好。在讲到“银行作为流动性提供者”时,Kashyap等人(2002)在文章中指出了贷款和吸收存款的并存情况。一些人担心该研究可能存在内生性偏差,导致承诺和存款的伪正相关性,但经检验后发现结果并不受内生因素的影响。Berger and Bouwman(2009)研究了银行流动性创造的测量,区别分析了两种原理的作用。“金融脆弱性挤出原理”(financial fragility-crowding out)认为由于借款作为融资来源被挤出,因此资本减少了流动性创新。而风险吸收原理(risk-absorption)认为银行拥有资本越多,越能创造更多的流动性。
    二、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关系(Lender-borrower relationship)
    Pozzolo教授指出,由于银行被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困扰,导致借款者和贷款者均面临着次优均衡。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建立一种强有力的贷款关系,增加贷款者对借款者能获得的信息,并且这通常与银行的规模相关。
    大量学者对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和实证分析,其中Petersen and Rajan(1994) 在文章中研究了成本和信贷额度对关系型贷款的影响;Petersen and Rajan(1995) 从竞争角色和关系型贷角度进行了实证检验;Berger等人(2005)探讨了大型银行和小型银行的贷款做法,发现由于贷款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软信息,因此大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相对较少,而小银行往往更多地开展对小企业的贷款业务。此外,在研究中还发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大企业更愿意与大银行合作;二是银行规模与采用的贷款技术有关;三是相比之下,大银行的借款者平均距离更远;四是小银行的借款者更少受信用限制。
    三、距离和跨国银行(Distance and multinational banks)
    首先,Pozzolo教授讲解了信贷传导机制理论,由于不对称信息和其他摩擦因素的存在,干扰了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出现了外部筹资的资金成本与内部筹资的机会成本之间裂痕加大的情况,即“外在融资溢价”,它代表净损失成本。有两个渠道可以解释货币政策行为与外在融资溢价之间的联系,一是资产负债渠道,二是银行借贷渠道。在文献中,Kashyap and Stein(2000) 检验了流动性更强的银行相对容易保护它的贷款组合,以及由于大银行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进行融资,小银行的银行信贷渠道更强。Jimenez等人(2012)基于西班牙数据,检验了较高的短期利率或较低的GDP增长率使信贷额度收缩,尤其是资本或流动性较差的银行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接着,他讲述了有关银行借贷渠道在欧元区的实证研究。
    跨国银行是目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始终受到激烈争论,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过后更是如此,银行国际化的成本和收益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Pozzolo教授指出银行国际化要在信息不对称、风险分散化和成本优势之间权衡。他详细讲解了跨国银行在成本优势、信息不对称(外国银行较高的效率和跨国行为的较高信息成本)、风险分散化、公司理论、规则和包装等方面的特点。在实证分析中,我们发现外国银行更喜欢优质客户,尤其是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外国银行。此外,我们还在实证分析中看出,外国银行有助于提高当地银行系统的效率,促进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
    四、金融危机及传播(Crisis and contagion)
    在此部分,Pozzolo教授重点讲解了对最近发生的一次金融危机的研究文献。随着信贷市场、证券化和“发放-销售模式”(OTD模型)的不断革新,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危机也具有相当大的传播能力和毁灭性。Pozzolo教授主要从证券化和筛选、信贷风险转移、危机对美国银行贷款的影响等几方面进行了文献讲解。
    整个外教授课过程中,学生反映强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希望以后学院能够更多的组织相关活动。但也提出相关建议:第一,希望能将外教课程纳入常规的课程计划,每学期定期开设相关课程,使得课程内容更加符合我们的培养目标和计划。第二,建议提前将课程相关的教材和文献等资料发给学生,例如此次Pozzolo教授所讲内容涉及到大量文献,课程时间安排又较为紧凑,因此在课前,我们很难将文献资料全部阅读完,不利于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思考。第三,希望学院能多一些赴其他国家和学校的交流机会,增加一些短期学术交流和访问的项目,如在寒假或暑假举办交流项目,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
(学生:张佳唯 整理)



附件:学生心得体会

学生课后感想(一):对Alberto Franco Pozzolo教授的课程心得
作者:普丽娜

    3月1日,在我走进教室几分钟后,就看见Pozzolo教授进来了。在徐老师简单的介绍后,教授就开始了他的讲授。知道他是著名的银行学方面的教授,在很多顶级经济金融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以前在意大利中央银行工作,担任高级经济学家职位。可以看出,由于时差和刚跟我们见面的关系,他略带紧张,这可以从他拘谨的动作和急促的语气中显现出来。刚开始时对于他的英语我适应不了,不能明白他一整句话的意思,只能听出几个单词,再加上他带有意大利口音的英语,我更听得云里雾里,所以第一天完全是在懵懂中度过。
    到了第二次课就好多了,适应了全英语讲课和他带口音的英语,发现自己能听懂他演讲内容的80%了。所以这次课听得特别认真。Pozzolo教授经过昨天的课已经完全适应了这次课程。当天天气不错,中间休息的时候他还调侃了北京的天气。从Pozzolo教授身上我发现一个特别好的习惯:他会从裤兜里掏出一块手帕来擦鼻子,而不是用纸巾,当下我就觉得外国人真环保。不过有一次课,由于教室开了换气扇并打开了窗户,教授着凉了,手帕不够用,所以就用了纸巾,他下课后说太冷了。
    每次结束演讲的时候墙上都会出现他电脑里的图片,教授会给我们解释说这是什么地方,当然都是意大利很美丽的风景。我记得有一次他给我们看的是一座山,他说这是他最喜欢的山,还给我们指了他和他儿子攀登时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出Pozzolo教授是一个会享受生活并且热爱家庭的人。有一件有趣的事,有次演讲中途休息的时候他说他要去喝杯咖啡,并且特别诧异于为什么我们都不去咖啡馆喝点咖啡,吃点小吃。他说在意大利,那的学生都会在课间休息的时候点杯咖啡,看见我们都坐在位子上,他就觉得很好奇。当然教授说他不是觉得这样不好,每个地方的习惯不同而已。
    当然,对这次外教的讲课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的专业性。此次演讲的题目是银行实证研究中的事实和方法,包括:金融中介的作用、借贷关系的特点、距离及跨国银行和最近的金融危机。一个成功的实证研究要考虑四个基本问题:1.所研究事物的因果关系;2.做什么实验能完美地研究这种因果关系;3.什么是识别策略;4.什么是合适的计量方法。对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的话,那最好不要开始实证分析。教授通过对大量不同文献的讲解,来讲授银行学方面的研究。在08年Freixas和Rochet的论文中,表明银行的四个功能:提供支付系统的进入;转变资产;管理风险;处理信息。
    早期的文献证明了银行的信息提供者的作用,Pozzolo教授给我们讲了这方面的三篇文献:James在87年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分析银行贷款对股价的影响;Lummer和McConnel在1989年完善了James的分析;Focarelli在2008年研究了辛迪加贷款市场。然后继续给我们讲授两篇关于银行是流动性提供者的文献。接着分析借贷关系,主要讲了四篇文献。Kashyap和Stein在2000年研究了货币政策对借贷行为的影响在不同银行间是否不同。Salas 和Saurina在2003年分析了监管规则的改变对银行市场力量的影响。Pozzolo教授还给我们详细阐述了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并讨论了资产证券化对这次危机的影响。2014年在教授自己的文献中,他们从成本和收益角度讨论银行愿意资产证券化的原因。课程最后的部分是国际银行,主要分析跨国银行的成本和收益,以便抓住机会,避免陷阱。
    总的来说,本次课程使我的收获很大,它不仅提高了我的英语能力,更关键的是它使我们了解国外的学者现在关注的焦点,并通过关注这些焦点来拓宽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用一个更国际化的角度来分析经济现象。此次演讲通过大量介绍国外的相关文献(如果是自己找的话会有很大的找寻成本),Pozzolo教授把事件研究(event study)、DID方法、固定效应面板数据等方法传授给了我们,这些文献都是具有代表意义的。时代在进步,理论也在进步,随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深入和延伸,现在还不明朗的经济现象会逐步得到明确,理论创新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希望这样的课程能多多举办,因为这有利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也能使我们有机会接受国外最新的经济思想。

学生课后感想(二):外教授课的课程体会

    Pozzolo教授的课程已经结束,在此期间,他给我们全面介绍了银行学实证研究中的基础文献及方法,展现了他在银行学的丰富的经验研究。虽然他的英文发音有意大利口音,在大家的沟通协调下,他放慢了语速,也给我们的理解提供了帮助,大家相谈甚欢。他人非常和蔼可亲,有意大利人的严谨与幽默,大家都十分喜欢他。
通过他的课程,我们学习到了许多以前没有详细学习的知识,因为他对每一个专题都是从最基础的理论讲起,由浅入深,然后再通过近年来的文献来体现理论发展的最新潮流和最新的实证方法,他介绍的主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金融中介的作用;银行为什么会存在:作为信息产生者,作为流动性的提供者。
2. 借贷者关系;银行很多时候都在解决信息不对称,而牢固的借贷者关系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手段,通常这个问题还要考虑银行规模的大小。
3. 货币政策传递的信贷渠道;货币政策传递的信贷渠道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和银行借贷来进行。
4. 银行的自由化市场化;银行也是高度管制的行业,过度的管制会降低银行的效率,管制放松会催生创新,产生过度竞争,但是监管不力又会产生危机。因此有关于银行业的集中度、存款利率限制等的研究。
5.金融危机;衍生品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业的影响、美国银行倒闭的传递效应、雷曼倒闭的影响。
6. 跨国银行;跨国银行产生的原因:成本优势与跨国成本的权衡、分散风险、跨国银行的监管问题、跨国银行带来的危机的国际传递效应:产生了关于外国银行进入到底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本国经济理论的争论。
    他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通过讲文献来让我们回顾每一个理论的来龙去脉,从中可以看出Pozzolo教授超强的文献梳理能力,所有他引用的论文还有相关知识脉络都逻辑清晰,给我们写论文,尤其是文献综述部分给出了极好的范例,而且他对待学术的精神之严谨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除了对理论的梳理,Pozzolo教授的课程还讲解了选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一些技巧性问题,包括许多不同的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及如何将实证方法与理论完美的匹配起来,他特别强调了以下几点:
1、关注问题的因果关系是什么;
2、研究这个因果关系的理想的自然实验是什么;
3、实际做研究时候,如何尽可能多的去模拟这个实验,数据怎么获取、具体的计量方法怎么选取,怎么做。(例如研究抵押品的存在对于贷款利率的影响,关注的问题是:如果一笔贷款有抵押品,会不会使得贷款利率不一样;理想的实验状态是有两笔同样的贷款,其他情况都一样(都有提供担保品的能力),只是一笔有抵押,另外一笔没有,由此观察利率有没有差别。但是实际的状态可能是:有质押品担保能力并提供了担保的贷款利率和没有质押品担保所以没有提供担保品的贷款的利率。所以实际观察到的利率差是两部分构成的:1、Treatment effect: 关注的部分,即同样有抵押品能力但是提供和没有提供的区别;2、Selection bias:在选取贷款数据时带来的偏差。而最后为了控制偏差,一般会选取工具变量的方法来达到随机选取样本的目的。)
    除此之外,Pozzolo教授还介绍了其他的计量方法:例如面板数据中的固定效应、工具变量、Difference in difference(DID)、Event study、Score matching、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s等。
    Pozzolo教授丰富的实证经验让我们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因此课程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我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会继续研读Pozzolo教授留下的相关资料,他的课程就像一桌精美的菜肴,丰富精美的同时,还需要我们课下慢慢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