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马与创业的热烈人生”讲座中,毛大庆结合大家的疑问根据自己过往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对于创业、跑马方面的体会和新的认识:
跑马与创业的“过程论”
跑完一个马拉松,我会在赛后分为4个十公里去总结,每个十公里当中的身体状态、得失。每一次的感受都不一样,这就是我跑马拉松的收获。选择在46岁创业,和我很享受马拉松有关,因为我非常重视过程,所以我不会在跑步这件事上太和自己较劲,但是每一步都是我享受这个事情的过程,坚持自己的想法,听从内容的主张,坚持跑下去。
创业也算是我抓住青春的尾巴,中国目前的85后90后一批年轻人特别富于创造性,我觉得和他们在一起,自己感觉每天都是新的。我在创业之后才发现,原来我有太多的东西不知道,也不能再用以往的逻辑和模式去套。而且,创业是一个急不得的事情,没有尽头,我现在每天凌晨两点睡觉,因为在互联网时代,社区化的创业群里,这些年轻人都是一个又一个想法冒出来,每天都在头脑风暴,然后去推进。这就像跑马一样,按照自己的节奏安静地跑下去。
跑马和创业都存在泡沫
现在跑马这个市场的确存在一些泡沫,有不健康的地方,这可能和这项运动这几年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有关,马拉松商业化没有错,商业本身是个好事情,但是不能势力也不用去攀比,目前跑团之间有互相诋毁的情况。
现在社会上也有各种对创业的看法,认为创业的泡沫很多,的确我们现在看到创业的字眼满天飞,我去美国、以色列,人家也有很多创业者,但都是安静地在做自己的事情,没有符号化的标签。
如何平衡家庭与跑马?
我想过我要以什么样的父亲形象出现在我女儿面前,一个大腹便便每天醉醺醺地回到家的父亲,会对她产生什么影响?我也不是每天和她谈论人生道理的父亲,我跑马之后,女儿看到了我的改变和坚持,我变成了她的偶像,这就是以行动来感染她。我为什么让女儿去参加北极圈半马,是想告诉她,像她这一代的孩子,没有任何可能在温室里度过自己的人生了。等到15年后他们长大,中国已经没有了我们这一代人能够享受到的人口红利等。15年后,我国的人口结构将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老龄化会非常严重。我们还有未来15年最后一点点人口红利、人才结构的优势,去找中国真正的创新发展道路。
我也是奖牌控
我收藏每个马拉松完赛奖牌,除了北京马拉松重复参加之外,其他都是不同城市的马拉松,我还收藏号码牌、参赛手册。最好看的奖牌?可能还是波士顿马拉松,因为它很有历史和故事,有内在的精神属性。在一个城市跑马拉松和普通的旅游的感受太不一样,能够用自己的脚步亲自丈量每一寸土地,我去纽约十多次了,但是在纽约跑马对它的感受最深,那是我用脚丈量过的地方。
跑步要科学
跑步可能对肾有一定伤害,因为我发现周围跑步的男人,三四十岁,头发白的不少。我也问过医生,长距离跑步对肾脏可能会有一定损伤。另外,决定跑马之后,要看点书,还要食补,不能傻乎乎地跑,要平衡修复运动的损伤。
跑马最后五公里在想什么?
我什么都没想,很享受完全清空的状态。四十多公里过程中,我没一分钟是枯燥的,身体不断有各种各样的感觉,最后听自己的呼吸声,有时候你会感觉到脚步配合着呼吸的节奏,很有韵律感,很快乐,真是太好了,从来没有不快乐而能够坚持的事情。
给准备跑马者的建议
尽可能慢,还要是匀速的慢,如果你总是想超越跑在你前面的人,最后就打乱了自己的节奏。一场马拉松下来,就算我是5个多小时跑下来,那我后面还有一万多人呢。所以不要和别人比,就是和自己比,每个马拉松的收获都不一样。跑个马拉松没有怎么样,就是个正常的事情,安静地跑下去,和喝水、呼吸一样是个正常的事情。
别把跑步弄成传销
如果你是一个跑者,用你的状态去感染你周围的人,我应该至少直接影响了我身边200个朋友吧,不是每个人都要跑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千万不要把跑步弄成了传销。
心愿
希望自己到80岁90岁的时候还能跑马拉松,2013年,我在香港跑马拉松的时候,见到了世界上完成马拉松年纪最大的选手,104岁的印度人辛格,真的就像是神仙一样,长须飘飘,当时参加了10公里的迷你跑,完赛之后宣布退役,人生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