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第五党支部于线上开展“同上一堂课”研讨会。本次会议由支部书记马昕钰主持。
首先,支部全体成员一起回顾了2025年6月30日“同上一堂课”第一课的学习场景与学习内容。无论是《习近平的教师情》专题片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发展和教师工作的高度重视,还是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同志主讲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授课视频对教育在民族复兴伟业中战略地位的系统阐释,都让支部党员们深受教育和启发。
在交流研讨环节,支部党员结合自身学习和科研实际,踊跃分享学习心得。
部分党员立足专业特色,强调要将此次学习中的相关理念融入学术研究。马昕钰表示,怀进鹏部长“要矢志创新创造,敢于探索‘无人区’”的论述令其深受触动。经济学博士生要在已有知识框架下敢于质疑,在提升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上狠下功夫,勇于探索数字经济新浪潮,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闫瑾结合科研实践表示,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学术研究,以“四个服务”为导向,把个人学术追求与教育强国建设同频共振。胡天一决心把理论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主动投身教育经济学研究一线,在乡村教育、智慧教育、教育公平等领域不断锤炼本领、锻造担当。
部分支部党员则侧重于从教育的使命与担当方面,分享自己对传承教育传统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梁占永在此次学习中对怀进鹏部长关于“教育→创新人才→创新成果→经济发展”的关系传导分析印象深刻,作为未来可能走上讲台的青年学子,既要锤炼自身创新能力,更要为培养创新人才积蓄力量。陈璇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出发,谈到不仅要在理论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更要传承学校“教育报国”的光荣传统,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生动实践。熊思凯则从全球视野中意识到了教育竞争力的战略意义: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和科技革命浪潮,青年党员要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活动,保持思考与质疑的能力,主动对接国家需求,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中勇当开路先锋。连曼溪提到,作为未来的金融从业者与教育者,应主动适应数字化转型,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努力成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金融人才。
本次学习研讨后,支部党员深化了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凝聚了思想共识和行动力量:作为经济学专业的青年党员,既要打牢扎实的专业根基,又要培养开阔的战略视野,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找准坐标、实现价值。支部将持续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解与实践,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引导党员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