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决胜脱贫攻坚,共奔全面小康”主题教育活动,2020年10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会计党支部举办了“推进乡村振兴,牢记爱国初心”的观影学习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看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学习乡村振兴中的医疗教育、产业旅游、人才创新、绿色发展、脱贫致富等系列成果,增强党员助力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党员的爱国主义情怀。支部9名党员和9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此次活动。
我和我的家乡是一部聚焦于家乡变化的电影,这种细微处见真章的东西往往最能够打动人。
我在大一的寒假参加了有关扶贫的建档立卡调研,去到了陕西省的贫困村,最让我敬佩的是贫困村里一位位年轻的扶贫干部。他们大学毕业就回到家乡,一户户熟悉贫困户的资料,为脱贫攻坚出谋划策默默奉献。在秦岭深处,扎根在贫瘠的土壤里,开出最美的花。
所以对于影片后两段我感触特别深。范伟扮演的乡村教师和沈腾扮演的扶贫干部,都是在新中国发展中做出过卓越贡献却又默默无闻的人。跨越时间空间,变化的是物质条件,不变的是始终去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的决心和志向。这是千万基层共产党员共同的特征,向他们致敬!
——孙树楠
五个小短片,东西南北中,拼凑成一出笑中带泪的家乡小品。故乡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母题,《我和我的家乡》选择以小人物的视角切入,试图唤醒观众们的乡土情结。《北京好人》中延续葛大爷黑色幽默的张北京渗透出底层人物的温暖力量;《天上掉下个UFO》以一出乌龙讲述了一个科技缩短距离的故事;《最后一课》搭建了一次时空的穿越,乡村教师的故事催人泪下;《回乡之路》中以乔树林为代表的回乡种树治沙人,以坚韧雕镂人心,用绿色镌刻山河;《神笔马良》中放弃海外留学机会选择下乡扶贫的马亮,呈现的则是高知村官的缩影。家国同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都不应该是家乡建设的旁观者。
——黄靖雅
对于这部国庆档压轴的电影,我给予极高的评价。不仅是因为所有主演高超的艺术素养和深刻理解,不仅是因为五个部分相辅相成紧密一体,不仅是因为这部电影在国庆主题和喜剧元素之间达成了完美平衡....... 最重要的是,它讲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只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才能感同身受的斗争史和发展史。
二十世纪以来,只有中国才经历了如此巨大的变革。而这部艺术作品的讲述,其实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向风沙疫病抗争、向阶层固化抗争、向自然环境抗争、向贫穷惰性抗争的历史。不依靠暴力、宗教、资本来进行统治的政党,才是有能力、有理想的政党
无论你的性别、年龄、工作、阶层如何,所有的观众都会被这部电影所打动,因为它不仅用艺术感染了我们,也用一条河流连接了我们。
谁的记忆里,没有一条大河呢?
——王天蕴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以五个小故事展现了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蕴含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与家国情怀。医保、科技、乡村教育、环境治理与精准扶贫,家乡正在发生全方位的变化,这是无数的人在用自己的力量改造着家乡的面貌。2020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正是像马亮这样许许多多的基层工作者,他们为了家乡的脱贫致富默默奉献,他们奉献青春,舍小家、为大家,任劳任怨,努力让家乡振兴起来,富裕起来,变得更加有活力,才让我们国家的脱贫工作有了巨大发展。
——尹慧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