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点
   首页» 教师观点
教师观点
贺力平:利用有利时机,抓紧推进实质性改革
发布时间:2018-04-03       浏览量:

2017年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甚至比20152016年有所好转。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内企业部门的创新活力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中国对外贸易得到了一次恢复性增长。

由于宏观经济指标表现良好,早先的一些有关金融风险的担忧并未成为大事。金融机构的违约案件非常少,企业资不抵债已有发生,但毕竟属于少数案例。有些负债累累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也由于各种原因并未进入清算程序。相对活跃的国内消费市场和外部需求的温和扩大为不少企业提供了踹息的窗口期。2016年以来的大宗商品价格回暖也使不少工业企业的利润有了增长。2017年第二季度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稳和升值也大大减轻了国内资金市场的紧张,利率行情温和了许多。

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这不仅表现在许多工业行业尚继续存在过剩产能以及房地产行业存在大量库存问题,许多企业还有成本费用高昂和优质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企业部门高负债在继续蔓延以及地方政府财政和债务风险也在继续累积。

去杠杆实质是一个企业部门结构性调整、市场出清和强化金融财务约束的问题。如果不在企业治理结构、市场纪律加强、法制化的退出机制完善以及金融机构强化风险控制这些方面推进改革,那么,去杠杆不仅不能有效推进,而且可能出现反复。如果企业部门的去杠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企业部门的债务风险最终会传递并扩散到金融部门和政府财政体系中。

2018年应是推进国内改革的一个好时机。如上所说,国外许多经济体出现了经济周期向好方向的一个拐点,但不能指望那里的景气局面长期延续并足够强劲。同时,美元汇率的走低也应被看做是一个相对短暂的事情。美联储今后会继续加息。美国失业率的新低也会使那里的货币政策走向逐渐趋紧。因此,国内资金市场在未来还可能面临来自外部因素的显著影响。

与其等到未来某个时点国内资金市场上的利率水平被动上升,还不如趁现在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中推进改革,促使国内企业的结构性调整在市场化导向的大方针下迈出实质性步伐。

从根本上说,要让企业机构自觉地去杠杆和减债务,一个关键之招是恰当运用利率工具。如果市场利率永远保持在极低的水平上,企业部门的高负债不可能有效降低下来。当然,也不能让利率水平快速升高,因为这会带来极强的冲击效应。总之,不应像过去那样总指望依靠行政手段来解决包括高债务在内的企业部门的结构性调整问题。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校报,第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