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点
   首页» 教师观点
教师观点
李实:降低劳动力成本重点不在工资
发布时间:2016-08-30       浏览量:

“一个经济体,保持多年近百分之十的增长速度,而工资却不上升,这个经济体最终会是什么情况?企业负担过重,劳动力成本上升,不能说是因为工资上升过快造成的。”

723日,在天则所举办的“劳动合同法与供给侧改革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表示,降低劳动力成本,重要的不是降低工资,而是减少制度性劳动力成本,比如社保、住房公积金等。

近期,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种说法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即企业人工成本增长过快,而降成本往往被理解为降低劳动力成本。为此,20165月,李实团队做了一次企业问卷调查,分别从南京、洛阳和重庆,选取10家企业,综合分析自2005年以来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劳动力成本与其他成本。

10家企业主要是加工制造业,规模上有大中小型,囊括不同行业,比如钢铁、化工等,有国企,也有私营企业和合资企业。调查分别选取了4个统计年份,20052010年、2014年和2015年,其中正好跨越了2008年《劳动合同法》出台的前后。

劳动力成本包括工资、社保、住房公积金等不同内容。李实根据统计发现,各项成本都有一个比较大的增幅,主要是集中在2005年到2010年之间。“在这一阶段,相对于工资来说,其他成本上升幅度更明显,比如,工资年均增长率16%,而社保年均增长率达到27%,住房公积金年均增长率近33%。在各项劳动力成本中,工资并不是太快。”

从各项劳动力成本的占比来看,2005年工资占劳动力成本的74%,社保“五险”缴费占劳动力成本的15.4%,住房公积金占2.6%。到2015年,五险一金的占比达到25.1%,而工资占比下降到63.9%,比较明显。

李实表示,职工工资的合理上涨,是建立在劳动者拉动时间延长、劳动强度增加基础上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也同时伴随着职工受教育水平增加和职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且,企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很大程度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变化的后果。

“做企业调查时,当问到企业负责人对工资上升的看法,基本上所有企业都认为工资上升是市场供给关系带来的,工资上升与经济增长是相符合的。”李实说。

李实还统计了劳动力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的比例。2005年,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是23.1%,“并不高”,到2010年,占比有较大幅度上升,接近30%2014年、2015年,略有上升,分别为32.3%31.4%,增长最明显的是2005年到2010年。

而在另外的成本中,比如环境成本,2005年几乎没有,政府不太重视环境问题,到2015年,上升到总成本的6%。融资成本上升也比较大,2005年占总成本的4.9%2015年达到11.1%,上升比例很大。

以调查数据作为支撑,李实建议,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不应该是减少工资,而是要从制度性劳动力成本入手,比如,社保缴费,应该大幅减少缴存比例,无论个人和企业缴纳。

李实认为取消住房公积金势在必行,“住房公积金已经失去建立之时的初衷和功能,包括之前对于国企员工和公务员,可以说是一种福利,但是,现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而且,大量的住房公积金沉淀在那里,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另外,李实还建议,政府应该降低税费以减轻企业压力,同时,应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根据上述分析,对于近期《劳动合同法》修改引发的争议,不少人士认为《劳动合同法》损害了企业用工灵活度,增加了用工成本,李实也指出,“怎么看待《劳动合同法》与企业用工成本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做大量相关的分析,得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结论,这不是一个依靠空洞的理念就能说服人的。”

来源:财新网,2016725日,记者 周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