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
   首页» 校友会» 校友动态
校友动态
经管校友︱郑海燕:从热爱到优秀有几步
发布时间:2019-06-26      浏览量:

郑海燕学长,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00届硕士,现为人民出版社经济与管理编辑部负责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这是很多接触过人民出版社经济与管理编辑部负责人郑海燕的人对她的第一印象。这个评价看似朴素,获得却不易。这需要严格自律,以及对事业极度热爱。

在近20年的编辑工作中,郑海燕对自己的要求一直极为严格。她给自己树立的目标是力争成为全能型编辑,即挖得出选题、抓得住作者、编得出稿子、推得出图书、带得出团队、写得出文章,这份执着使授予她的中国十大“优秀出版编辑”这个称号实至名归。

面对荣誉,郑海燕说,出版好书是从事这份职业的初心,所有的荣誉都是坚守初心所结出的硕果。

 

好编辑有三条路径

培养细心、耐心、责任心,提高选题策划能力,追求双效益

2000年,郑海燕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进入人民出版社工作。对于这个职业选择,郑海燕说,她经过综合比较,觉得编辑岗位可能更适合自己的性格。

按她的说法就是既能坐得下来,又能跑得出去,还能根据自己的偏好有所创新,同时又不丢专业知识,喜欢但挑战性很大。

进入人民社后,郑海燕一直努力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很快她就成了骨干编辑,她潜心打磨的经济类学术图书最是亮眼。比如,《经济增长质量的逻辑》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获第七届优秀理论通俗读物奖;《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获第四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系列丛书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和全国优秀畅销书奖;100多本书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18本书输出39个版权。

不少人向郑海燕“取经”,希望像她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编辑。郑海燕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三条好编辑提升路径。第一条路径就是要培养自己的细心、耐心、责任心,“只有全身心投入、一丝不苟地做好内容把关和文字编辑工作,才可能为高质量图书提供最基本的保障”。第二条路径是提高自己的选题策划能力,郑海燕表示一本书的含金量主要通过策划体现,而编辑的策划能力是由其专业学识、作者资源、市场判断力决定的。第三条路径是要追求双效益,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真正高质量的图书,绝对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多出精品力作是编辑一生的追求”。

 

对优秀的追求无止境

追求优秀必过三个台阶,政治素质、专业素质、业务素质

在近20年的编辑生涯里,郑海燕参与了人民社多项重大出版项目,包括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7年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修订版,以及中宣部编写的历年《理论热点面对面》和马工程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2019年中组部第五批全国干部培训教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其中,《习近平讲故事》获“五个一工程”图书类特别奖。

当被问到从事这份工作有何感受时,郑海燕用“责任重大”4个字来形容。“这类书稿,往往是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为了确保质量,经常进行多轮次编辑,一次次地加工和完善,有时为了查验书稿中的一个小细节,会翻阅很多版本的文献去查证。”郑海燕如此说道。

参与重大出版项目是对编辑的信任。对此,郑海燕谦虚地表示,编辑对优秀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她看来,一个好编辑要具备三项素质。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郑海燕说,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必须要有“四个意识”,经手的稿件,不能出任何的政治差错,“如果政治立场有问题、政治言论把关不到位、政治敏感性不够,对书稿的伤害是致命的”。

其次,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郑海燕认为,编辑审稿时离不开专业知识,如果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就不容易发现专业差错,进而降低书稿质量。

再次,要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郑海燕认为,编辑自始至终都应该有认真、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不放过任何差错,对得起作者、对得起读者。

 

新编辑要将质量放在首位

新手编辑要不求多只求精,不求快只求好,唯如此,精品才会不断涌现

入行近20年,郑海燕始终在孜孜不倦地耕耘。拥有亮眼的成绩单,总有新入行的编辑求教、取经。对此,郑海燕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她认为新手编辑首先要专业、乐业、敬业。“编辑要从自己最拿手的专业图书入手,逐步掌握编辑的基本技能,不断积累编辑经验,平时可以准备一个错题本,把日常编辑过程中易出错、常出错以及易忽略的问题集中在错题本上,常翻常学,不断巩固和提升编辑技能。只有喜欢这份工作,才能静下心来,做到乐业和敬业。”

郑海燕总是叮嘱新入行的编辑不要走捷径,不能为了追逐热点、抢占市场而寻求短平快的逐利模式。“编辑应将追求质量、提升品质作为一个长久的目标和方向,要不求多,只求精;要不求快,只求好,唯如此,精品才会不断涌现。”

新编辑更要多思多想多学。在郑海燕看来,时代在变迁、形势在变化、知识在更新,好选题不是凭空砸下来的。“新时代下的编辑要多维度思考、多方面物色、全方位跟进,才能挖掘出叫得响、卖得好、留得下的好书。”

对于新编辑常常遇到的挫败感,郑海燕坦言自己也会遇到,她体会到,编辑的这种感觉主要来自选题策划思路受阻,难落实或落实不到位。“有时候抓到一个热点,觉得值得策划一本图书,但可能限于作者资源,或者出版条件、或者畏难情绪、或者惰性,就放弃了,觉得很可惜。”对此,郑海燕觉得编辑就是要克服和战胜这种挫折感,这需要多历练,多交作者朋友,多扩充知识,多些胆量和魄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